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地球的运动教案(第二课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课程标准】1用简单的法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2用地理现象说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课标分解】内容结构行为条件行为动词行为程度地球的自转图1.14昼与夜图1.16演示地球自转;图1.17读图,演示,观察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交替。解释时差现象,并说明在现实生活中需要具备时差知识。地球的公转图1.18地球公转示意图图1.19地球上的五带读图,演示,观察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公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比较分析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照射情况的差异,说明四季的变化。说明五带的界限,并举例说明各自的特点。【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用地球仪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 转,并解释其基本的运动规律。 2用简单工具正确演示昼与夜,以及昼夜更替。 3用实例说明地球自转所产生的地理现象。  过程与法1动手演示,感知地球的运动,发展空间想象力。 2在探究自然现象产生的原因过程中,掌握科学法,也体现了“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的观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明白地理现象都有成因,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正确的人地关系观。 2培养坚持真理、崇尚科学的精神。【学情分析】由本节课内容抽象难懂,而初一的学生抽象思维和空间想象都较差,但是本节内容与生活实际联系密切,因此,本节课在教学的时候多联系生活实际,结合多媒体课件,合理演示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要遵循“小步子、快节奏、勤反馈”的教学原则。加强直观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地球运动规律和产生的地理现象【教学】 :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基本特点。【教学难点】难点:地球自转产生的时间差异,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地球自转和公转产生的现象。【教学法】直观演示法、观察法、讲授法、讨论法【课前准备】教学地球仪、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2回顾:1地球自转的向,期,产生的地理现象?新课导入:日复一日,日有昼夜更替,这是地球自转的结果。年复一年,年有春、夏、秋、冬四季变化,你能说出这又是什么原因吗?活动一:多媒体动画演示地球公转,指导学生观察思考:1 地球除了围绕地轴不停转动之外,还怎样转?(围绕着太阳不停转动)2围绕太阳的转动叫什么呢?(叫公转)公转是地球运动的另外一种形式。板书:  二、地球的公转活动二:模拟演示地球的公转,学生继续观察思考:1:地球公转的向是什么?2: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否来回摆动?学生观察,讨论,教师小结。板书:1.地球公转向:自西向东。2.地球在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而且它的空间指向保持不变。故事里的哲理

 

地球的运动教案(第二课时)
上一篇:地球的运动教案(2课时打包)    下一篇: 地球的运动教案(自转公转)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