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七  年级  上册   地理导学案本养成习惯:仔细观察,求真务实。课题:地形图的判读 课型:新授编号:07010人: 兆军、秀兰、乃群::学生学习目标:1.知道海拔与相对高 度。2.学会判读地形图,能够通过等高线判读各种地形。自主学习 目标导学知识点链接:通过地图的种类引入地形图。目标一:1.提问上节课已学内容。2. 1).什么叫海拔?什么叫相对高度?2).海平面的海拔为   米,海拔一般   作单位。高出海平面的海拔为         (正数、负数),低海平面的海拔为     (正数、负数)。3).平原地区 的海拔等或小     米,地面广阔平坦;丘陵的海拔一般不过   米,相对高度较小,坡度和缓;高原 的海拔一般在   米以上,地面起伏和缓;山地的海拔一般在   米以上,坡度较陡,沟谷较深;盆地的四   ,中间   。4).把海拔相同的点连接起来叫做     ,等高线越密,坡度越     ;等高线越稀,坡度越      。5).从等高线上标注的高度,可以知道地面的       状况; 从等高线的疏密状况,可以判断      的大小。6).在设色地形图上,一般用绿色表示   ,用 色或褐色表示    ,白色表示     ,蓝色表示     。目标二:1)海拔:                        ;2)相对高度:                         ;3)等高线:                            ;4)等深线:                           ;5)等高距:                            。2.等高线密集表示  ;稀疏表示  ;向海拔高处凸表示    ;向海拔低处凸表示  ;重叠表示     ;两个山顶之间是    。等高线闭合向里海拔越高是     ;越低是       。探究提示:仔细观察图1.34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仔细观察图1.3理解等高线图的形成。分析理解图1.36理解等高线图上的不同的山体部位。本节课的重难点:会读设色地形图。疑难点记录:通过等高线判定不同地形。 二、合作互助 质疑解惑1.阅读第24——28页中文字部分,认识解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2.观察图1. 36理解等高线图上的不同的山体部位。3.理解3种不同的地形图。三、自学展示 精讲点拨1.海拔与相对高度的概念。 2.分析理解等高线图上的不同的山体部位。3.理解三种不同的地形图。感悟成功 颗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1.4地形图的判读学案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地形图的判读导学案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地形图的判读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