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七年级上册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一课时导学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七年级地理导学案课题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一)    课型 新授    一   备课            授间            班级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1、能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2、能够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知识链接聚落是人类聚居和生活的场所。聚落环境是人类有意识开发利用和改造自然而创造出来的生存环境。早期人类的聚居地一般都选择在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比较优越、自然资源比较丰富的地点。例如,中国蓝猿人的遗址,就在一条河流最高的阶地上,当时那里的气候温暖湿润,有较多的动物可供捕猎(考古发现被捕猎的动物种类就有42种)。随着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不断,人类活动的领域不断扩大,由热带、温带逐渐扩展至寒带,创造出各种形式的聚落环境。学法指导1.如分析聚落分布比较稠密或稀少的原因?(1)地形面(2)气候面(3)资源面2.如理解分析聚落建筑与自然条件的关系?(1)当地的气候(2)当地的资源自主学习1、我们把人们的聚居地——乡村和城市,统称________。2、居住在乡村和城市不同类型聚落的居民所从事的生产活动有不同 乡村一般规模较小,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不同类型。居住在乡村的人们一般从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产活动。 城市规模较大,居住在城市里的人们主要从事________、________等工作。 3、由_________________的差异,乡村和城市景观有较大差异。 4、在一些河流______________地区或_______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比较密集;在_______、_______地区则少有或没有聚落。5、聚落形成与发展的有利条件有:地形   ,土壤   ,水源   ,交通   ,自然资源   。6、世界上的自然环境千差万别,聚落的形式也各不相同。有的聚落在平原地区聚集呈_______状有的聚落沿着河流、山麓、谷地等呈_______状。合作探究1、根据所学知识,分析下图中的A、B、C三个聚落,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市的是    ,为什么?2、阅读课本P83“活动”图4.16、4.17,分析民居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完成下表。居民当地气候特点民居建筑特点西亚居民东南亚居民你还知道哪些特色的民居,它们与当地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整理学案              聚落    主要影响因素:              聚落                    在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第一课时导学案
上一篇:人类的聚居地——聚落教学案    下一篇: 人类的聚居地—聚落导学案免费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