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地理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教学目标:1.明确秦岭—淮河一线是划分我国北地区和南地区的界线。2.通过阅读北地区和南地区的比较图,明确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3.通 过对北地区和南地区的自然和人文特点的比较, 了解北地区和南地区的自然地理差异,以及受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差异。4.学生学会用比较法和 归纳法学习区域地理。 教学:南地区和北地区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差异。  教学难点:南地区和北地区的差异性与自然因素的关系。:1课型:新授课导 入新课:提问:为什么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淮北则为枳?【北与南的自然差异】课件展示:中国四大地理区域图活动1 阅读比较图5.10和图5.11让我们谈谈“北地区和南地区的差异”。学生讨论:“北地区和南地区的差异”教师引导学生:从 自然面(气候、河流、植被、地形等)和人文面(农业 、民居、交通、旅游等)来讨论南 北的差异,给予适当提问和引导。教师归纳:展示和广州的气温降水图、河和长江的流量图、南北植被图,分析南北的差异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展示“北地区和南地区农业”视频,北地区和南地区主要农作物的图片,主要旅游景点图片,学生了解并认识北地区和南地区的农作物和欣赏北和南地区的旅游资源。总结归纳,继续完成活动2的讨论,归纳出形成南和北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北与南 的人文差异】“一水土养一人”,北地区和南地区的自然差异,会影响到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式。活动2 阅读比较图5.12和图5. 13可以看出北地区和南地区农村景观的差异。南、北差异类型差异特征主要原因 农耕制度土地利用类型北:旱地为主南:水为主地形、气候主要农作物北:小麦、大豆等南:水稻、油菜等气候作物熟制北:一 年一熟或两年三熟南:一年二熟或一年三熟气候传统运输式北:陆路运输为主南:水运地形、气候传 统民居北:坡度较小,墙体较厚南:屋顶坡度大,墙体高气候其他不同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2题)橘树是喜温作物,移栽到淮河以北,因地理环境发生了变化,热量不足,所以树木本身及果实发生了变化。活动:(课本第10页活动第3题)北地区冬季寒冷,所以寒假较长。南地区夏季更热 ,所以暑假较长。[小结]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了解到人类活动深受自然环境的影响,由南、北地区自然环境的差异,两地人文面的差异也较大,这些反映了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教学反思:        

 

八年级下地理第五章第二节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上一篇:八年级下地理第五章第三节西北地区和青藏地区教案(2份)    下一篇: 八年级地理《四大地理区域》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