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地理 > 八年级下册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导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导学案 1     班级:        姓名:      学习目标:1.从地势、降水、气温的分布等面描述我国的地理差异;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及影响因素;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人文差异及影响因素2. 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依据;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分界线;四大地理区域的影响因素难点:1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分析导致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和以南地区自然差异及影响因素2四大地理区域的名称及分界线;分析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及影响因素自主学习:读课本P2-4内容,完成下列填空:1.我国地域辽阔,自南往北,纬度逐渐_______,气温逐渐_______。2.自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距海越来越_____,降水越来越______。3.自西向东,我国地势呈_______状分布,逐级______。4.在自然环境差异的上,人类活动也呈现明显的差异,例如,我国农业具有东_____西_____、南_____北____的分布特点;人口、城市、交通线表现为东____西____的分布特点。5.秦岭——淮河以北的农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南的农多为________,以种植_______、________为主。秦岭——淮河以北的民居屋顶坡度________,墙体_______;秦岭——淮河以南的民屋顶坡度______,墙体______。地理位置、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特点,可以将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即      、        、        、       合作探究:1完成课本P5的活动内容。秦岭-淮河一线以北秦岭-淮河一线以南自然差异一月平均气温(高0)年降水量主要地形河流冬季结冰河流流量河流汛期人文差异农类型主要粮食作物X|k | B| 1 .  c|O |m传统交通式传统交通式总结导致秦岭-淮北自然要素差异的主导因素是;(   ):1.下列因素不属影响我国“东耕西牧”农业特色的是( ) A.地形差异 B.纬度差异C.降水量的不同D.距离海洋的远近2.秦岭—淮河一线以北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 A水稻 B米 C青稞 D小麦3.关秦岭—淮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与年均温0℃等温线基本一致         B.是湿润地区和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C.与年平均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线基本一

 

八年级下册第五章导学案
上一篇: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五章《中国的地理差异》学案(2份打包)    下一篇: 八年级册下地理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