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朝【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西汉兴衰的基本脉络,掌握汉武帝的大一统等基本史实。2.通过思考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培养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问题的。3.通过本课学习,认识到:汉武帝的大一统不仅是西汉强盛的顶点,也是中国封建时代的第一个鼎盛局面;它对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教学】“汉武帝的大一统”【教学难点】“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教学过程】利用导入框汉高祖宴群臣的故事——设置疑问导入新课,解读学习目标。要求学生划记其中的关键词明确学习目标。法指导一:让学生认真阅读本课第一个条目,从教材中提取重要信息,回答第1题。培养学生归纳要点的。法指导二:提醒学生第3题要结合课本归纳梳理,从政治、思想、文化、经济、军事等多面总结汉武帝实现大一统所采取的措,采取对比的法识记相关知识模块。法指导三:要求学生用歌谣巧记本课知识模块:着眼长治和久安,武帝一统更不凡。雄才大略汉武帝,善用人才把权集。罢黜百家尊儒术,集权削分土地。举办太学学五经,一统江山鼎盛期。法指导四:知识模块一可采取百家讲坛的形式;知识模块二可采取情景剧的形式进行展示。情景导入 生成问题  俗话说,得人心者得天下!汉高祖就是因为深得人心,知才善用,才打败项羽建立西汉的。但是,得天下不易,坐天下更难。汉高祖建立汉朝后,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经济形势?汉朝统治者又是怎样进行统治的?这节课我们就带着这个问题来学习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朝”。自学互研 生成新知知识模块一 “推恩令”的实自主阅读课本P54-55内容,完成第1题。1.简述“推恩令”实的背景、内容及作用,刺史制度的内容、作用。(1)背景:①西汉初,诸势力强大,独霸一,骄奢淫逸,公开反抗封建官吏,甚至有人企图谋反;②地豪强、兼并土地,聚敛财富;横行乡里,与官府分庭抗乱;内容:①下诏诸将封地分封给子弟,封地与势力缩小;②削藩。作用:诸再也无力与中央政府抗衡。(2)13个州部各派刺史1人,既监视州部地官,又监视豪强及其子弟,严禁其为非作歹,大大加强了中央对地的控制。知识模块二、三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盐铁专卖自主阅读课本P55~56内容,完成第2~3题。2.汉武帝实现大一统的原因?客观:汉初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带来的经济繁荣,为西汉进入强盛时期奠定了雄厚的物质,是汉武帝得以实现大一统的客观条件。主观:汉武帝雄才大略,善用人,是他能够完成大一统的主观因素。3.汉武帝的大一统局面是怎样形成的?有意义?(1)政治上: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案
上一篇: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四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