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下册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017-一、选择题(每题3分,计60分)1. 毛泽东《沁园春﹒》中说:“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其中“宋祖”和“一代天骄”分别是()A.胤和铁木真  B.胤和忽必烈  C.构和铁木真  D.构和忽必烈2.宋朝有谚语曰:“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当时人们为什么不以从军为荣?A.宋朝重武轻文 B.宋朝重文轻武  C.从军死伤几率大 D.从军收入低3.契丹,一个悍的民族,在《书》中第一次出现人们的视野。公元916年建起大帝国,雄踞中国北。与北宋并立,由契丹族建立的政权是(  )A.吐蕃   B.辽   C.西夏    D.金4.“(辽)与朝廷和好年深,蕃汉人户休养生息,人人安居,不乐战斗。”(苏辙《栾城集》)出现该局面的主要原因是(  )A.民族融合加强 B.宋辽边境开设榷场C.宋辽订立澶渊之盟 D.家军的抵抗5.金庸武小说著《射雕英雄传》讲述的是发生在南宋时期的故事,其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全真七子之一的丘处机这两个未出世的孩子分别取名:郭靖和。并各赠一剑。丘处机此举是让孩子们勿忘国耻——靖之耻。根据所学推断当时的国耻是指(  )A.金灭北宋    B.辽灭北宋    C.西夏灭北宋   D.蒙古灭南宋6.陆游(南宋诗人)在《诉衷情·当年万里觅封》一词中写道:“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州。”这里的“”是指(  )A.匈奴    B.女真    C.契丹    D.党项7.图示法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种法。下面 对辽、西夏与北宋并立局面示意正确的是(  )A. B. C D. 8.有学者指出:“经济重心的南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个重大事件,也是经济地理格局的一次巨大变迁。”人们普遍认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A.三国时期   B.隋时期  C.两宋时期   D.明清时期9.某同学在学习过程中,收集了 如下图片资料。由此推断该同学的学习主题是(  ) A.政权并立  B.艺术精湛  C.民族交融  D.商业繁荣10.“南海一号”古沉船为研究宋代历史提供了极其重要的材料。当年“南海一号”从广州出发前往海外贸易应到哪一机构办理手续(  )A.蕃坊  B.市舶司  C.蕃市   D.知府衙门11.“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面的发展,或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宋代商业发展的突出表现是( )A.地区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B.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最重要的粮仓C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
上一篇: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中考精选题目    下一篇: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