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随堂同步练习12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辛亥革命》一、单项选择题(共7题,共88分)1.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党人发动了一系列武装起义,为辛亥革命做了军事上的准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浏醴起义是在同盟会领导下爆发的第一次大规模的武装起义B.安庆起义失败,徐锡麟死难C.1907年领导起义,试图夺取镇南关D.亲率革命党人攻入两广总督衙门,因众寡悬殊,/花岗起义失败2.“危局如斯敢惜身/?愿将生命作牺牲”是女革命家秋瑾的豪迈诗句。她在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武装起义是(  )A.绍兴起义B.花岗起义C.浏醴起/义D.起义3.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下列史实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创立兴中会B.成立中国同盟会C.领导辛亥革命D.领导安庆起义4.教育家叶圣陶在一则日记中写道:“课毕后阅报纸,见专电栏中有云,武昌已为革(命)党所据,新军亦起而相应……从此而万恶之政府即以推倒,亦未可知也。”此则日记最可能记(  )A.1895年B.1898年C.1911年D.19/49年5.这里是辛亥革命首义之地,不仅揭开了中国革命历史的新篇章,同时也给这座城市留下了起义门、新军工程营、楚望台军械库等/一大批首义遗址和胜迹。“这座城市”指的是(  )A.广州B.南京C.日本东京D.6.下侧是20世纪初期关清政府的一幅漫画,与其含义最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洋务运动B.戊戌变法C.武昌起乂D.花岗起义7.“武昌首义,一枪/打翻封建帝制;天下响应,万众擎起民主共和。”这副对联赞颂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下列选项不属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是(  )A.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B.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C.推翻了清朝的统治D.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二、材料分析题(共1题,共12/分)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在甲午战/争的民族灾难中成立的兴中会和强站“你认为

 

第9课辛亥革命随堂同步练习12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同步习题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练习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