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 辛 亥 革 命【目标解读】【课程标准】  了解武昌起义的史实,认识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教学目标】知识与了解同盟会成立后,革命士发动的武装起义的名称、领导人及影响。了解武昌起义的背景、过程,归纳其历史意义。通过对辛亥革命历史意义的分析,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过程与法通过识读《武昌起义和全国各省独立形势示意图》、研讨历史资料,从中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学会全面认识、评价历史事件的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革命党人为国为民、敢牺牲的奉献精神;认识辛亥革命推翻帝制、缔造共和的伟大历史意义【难点】:武昌起义。难点: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的内在含义。【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暗雾深云锁大江,腥风血雨起泱泱。红楼首义硝烟尽,荆楚功勋解沸汤。越剑千年浑不锈,编钟一曲绕无疆。褒贬毁誉莫问,天下谁人敢称?一首《七律·辛亥革命》赞扬了武昌起义的丰功伟绩,武昌起义的枪声,是点燃明的曙光,星星之火开始蔓延。武昌起义的硝烟早已散去百余年,但和他领导的辛亥革命已经成为一座历史丰碑。今天就让我们感受武昌起义的震撼!【新课探究】一、革命士的奋斗1.浏醴起义(1)浏醴起义示意图 (2)具体经过1905年,发生水灾,官僚豪绅乘机哄抬米价,饥民载道。1906年,同盟会会员道一等从日本回到联络会党,宣传同盟会纲领,确定了乡、浏阳、醴陵三处同时发动起义,乡面以安源煤矿矿工数千人为主力。12月初起义爆发,各路起义军遍布附近几县,在几天内占领麻石、文家市、上栗市等重要市镇,推举会党首领春台为起义军都督,发布中华国民军起义檄文,以同盟会的政纲为号召。起义军声势浩大,屡败清军。清政府调集湘、鄂、赣及江宁(今南京)数万军队镇压,起义军失败,道一等遇害。2.安庆起义 (1)徐锡麟(1873年12月17日—1907年7月7日),字伯荪,号光汉子,绍兴山阴东浦镇人。(2)安庆起义1907年7月6日,光复会成员巡警处会办兼巡警学堂监督徐锡麟,在安庆策划、组织刺杀巡抚恩铭,并率领学生军起义,攻占军械所,在激战4小时后,起义失败,徐锡麟等被捕,慷慨就义。3.绍兴起义 秋瑾得知安庆起义失败的消息,拒绝一起撤离绍兴的劝告,表示“革命要流血才会成功”,她遣散众人,毅然留守大通学堂。14日下午秋瑾被捕,她坚不吐供,仅书“秋风秋雨愁煞人”以对。7月15日凌晨,秋瑾从容就义绍兴轩亭口,时年仅32岁。4.镇南关起义1907年9月,委“三合会”的首领明堂为镇南关都督,联络清军中的革命党人加紧策反工作,清军边防营总教官易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上一篇: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辛亥革命教案    下一篇: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课辛亥革命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