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温故知新】1.三民主义的主要内容和作用。2.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时间和提出的革命纲领。【学习目标】1.了解浏醴起义、安庆起义、起义、广州起义、武昌起义。2.知道徐锡麟、秋瑾以及“花岗七十二烈士”的英雄事迹。3.理解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早期的武装起义;辛亥革命。【学习难点】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学习过程】◆先学先行一、革命士的奋斗1.浏體起义(1)时间:   年。    (2)领导人:      、       。(3)地点:在交 界的    、     、       发动武装起义。(4)经过:三万余人参加起义,奋战一个多月后     、    等在长沙遇害。(5)意义:      起义是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 次武装起义。起义虽然失败,但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2.安庆起义(1)时间:    年夏    (2)领导人:光复会会员     。(3)经过:在安庆发动起义,刺杀巡抚    。起义人员与清军激战四小时,因寡不敌 众而失败,   死难。   在    准备策应,因歹徒告密,被捕遇难。3.起义:1907年,   与    共同筹划领导    ,袭取      。起义军 奋战七昼夜,最终失败。4.广州起义(1)时间:    年。  (2)领导人:     、     、    等。(3)经过:1910年,兴在香港设立  ,作为起义的领导机关。革命党人与清军展开激烈巷战,若战一昼夜,终因众寡悬殊, 起义失败,很多革命党人壮烈牺牲。后来将收敛 到的     具烈士遗骨合葬广州      ,称作“      ”。历史上称这次起义为“       ”。(4)意义:   人不屈不挠的精神和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极大地鼓舞了全国人民的斗。二、武昌起义1.武昌起义(即        ):①时间:      年 ;②主力:        。 ③结果:取得首义胜利。起义军成立   ,推举      为都督 。到11月下旬,全国已经有一半以上省份宣布独立,支持革命。 1911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称“     ”。辛亥革命的意义:①推翻了                ,宣告了                            。②开创了        ,   推动了           。打开了                     。◆小组合作探究如理解“辛亥革命有成功的一面,也有失败的一面”?◆小结,设计思维导图◆1.同盟会成立后发动的第一次武装起义是(  )A.浏醴起义 B.花岗起义C.

 

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9
上一篇: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5    下一篇: 第9课辛亥革命学案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