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同步测试9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1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01  知识管理知识点1 二次革命背景: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一再破坏责内阁制。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经过:和兴等号召南各省起来反袁,发动“二次革命”。结果:二次革命被袁世凯镇压下去,、兴等被迫流亡日本。知识点2 袁世凯复辟帝制镇压二次革命之后,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又下令解散国民党。1914年初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可以指定继承人。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1915年末,下令以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准备元旦登基。知识点3 护国战争爆发: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1915年底,蔡锷、烈钧、继尧在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结果:1916年3月,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6月在绝望中死去。护国战争结束。知识点4 军阀割据局面: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有以国璋和锟为首的直系军阀,以祺瑞为首的皖系军阀和以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其他如滇系军阀继尧,桂系军阀陆荣廷。危害:这些军阀为争夺地盘和巩固政权,出卖国家利益,依附帝国主义,连年混战,中国陷入了军阀割据纷争的动乱之中。 1.“二次革命”的背景是袁世凯为了建立独裁统治,破坏责内阁制;1913年春,宋教仁遇刺身亡;袁世凯武力镇压国民党。“护国战争”的背景是为了反对袁世凯称帝,发表《讨袁檄文》,号召维护共和制度。2.《中华民国约法》改责内阁制为总统制,修改总统选举法,袁世凯称帝野心昭然若揭。02  知识点1 二次革命1.袁世凯敢破坏责内阁制,并意欲称帝的主要原因是(A)A.手中强大的政治权力和军事实力B.帝国主义国家的支持C.革命派的妥协D.清政府的软弱2.“宋案”发生后,袁世凯决定以武力镇压国民党,下令罢免由国民党人担的、、三省的都督,并派兵南下。为此和兴等发起了(C)A.浏醴起义 B.花岗起义C.二次革命 D.辛亥革命知识点2 袁世凯复辟帝制3.“宋案”发生后,主“速起兵以武力解决之”,而部分国民党领导人则坚持听候法律解决,国会中大部分国民党议员主联合进步党人,依据法律,进行倒袁活动。这反映了二次革命失败的原因是(B)A.袁世凯北洋派实力强大B.国民党内部力量涣散C.当时中华民国的法律健全D.对袁世凯妥协4.表明袁世凯已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破坏殆尽,中华民国名存实亡的历史事件是(D)A.镇压“二次革命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同步测试9
上一篇: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同步测试10    下一篇: 第11课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同步测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