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5课 北伐战争 学情分析 初二学生己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掌握了一些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本课涉及的内容为国共两党的第一次合作而进行的国民革命运动。通过教学使学生进一步加强对问题的分析与处理。 教学目标 知识与 简述中共三大、国民党一大、埔军校的建立、北伐战争的主要过程等基本史实;了解南京国民政府政府的成立。通过分析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 过程与法 识读《北伐战争形势示意图》培养学生掌握,获取有效历史信息分析历史事实的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析总结北伐战争胜利的原因,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合作探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认识到:团结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力量源泉;通过国民革命运动的失败认识到: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国共和则民族兴,国共分则战乱生。 教学 北伐胜利进军 教学难点 北伐战争胜利进军的原因 教学时间 1 教学过程 一、。 1.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标是什么? 2.中共一大上确定党的奋斗目标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有什么意义? 4.中国二大制定的党的主要务是什么? 二、导入 1.播放《国民革命歌》请同学们注意听,回答: 歌词中的两个口号是什么? 歌词中涉及的革命名称是什么? 2.揭示课题、板书课题。(第15课 北伐战争) 三、新课 (一)出示学习目标,明确学习务。 (二)出示学习提纲,明确学习内容。 (三)阅读全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参照学习提纲快速阅读课文,圈画有关知识,并做好标注,教师巡视,并指导。 (四)学习新课 学生依照学习提纲汇报学习成果,教师订正、补充。 知识点一:国共合作的实现 教师简介国共合作的背景:1923年京汉铁路工人罢工的失败,使中国共产党认识到,单枪匹马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团结一切可能的同盟者,因此,1923年6月,中国共产党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中共三大)【板书:中共三大】 (1)时间:1923年6月 (2)主要内容:正式决定同领导的国民党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把国民党改组为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和民族资产阶级的革命同盟。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国民党一大)【国民党一大】 (1)背景:①中国共产党决定同领导的国民党合作。 ②在经过多次反对北洋军阀斗争的失败后,深深感到必须改组国民党,为它注入新鲜血液。 (2)时间:1924年1月。 (3)地点:广州。 (4)参加大会的共产党员:大钊、林伯渠、毛泽东、瞿秋白等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上第15课北伐战争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