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上册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 历史  八 年级 138 班   教师姓名: 章节名称第17课 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计划学时一学习目标一、知识与技能 1.红一面军长征开始和三路主力红军胜利会师的时间;掌握遵义会议召开的时间和主要内容。2.理解红军被迫战略转移的原因;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二、过程与法1.通过分析遵义会议前后红军所面临的不同革命形势,把握遵义会议的历史意义,从而培养学生的分析。2.通过让学生概述红军长征的艰苦历程,培养学生的概括,并结合《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路线图》,增强学生的读图。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了解中国共产党和人民军队发展的艰难历程,激发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人民军队的感情。2.体会红军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和团结协作的团队精神,认识“长征精神”的深刻内涵。3.体会毛泽东、恩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危机关头力挽狂澜的伟大魄力,感受伟大的人格力量。【教学】遵义会议,中央红军长征。【教学难点】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自主学习一、战略转移与遵义会议1.红军和根据地的发展,使国民党统治集团大为震惊。从1930年底开始,国民党反动派对中央革命根据地连续进行了四次大规模的军事“围剿”,结果都被红军粉碎。1933年秋,介石调集50万军队,对中央革命根据地发动第五次围剿。由中共临时中央负责人博古和军事顾问德等人在军事指挥上“左”的错误,没能打破敌人的“围剿”,反而陷入极其危险的境地。中共中央和中央红军被迫放弃中央革命根据地,进行战略转移。2.1934年10月,中共中央率领中央红军八万多人突围西进,开始长征。敌人调集兵力对红军实行围追堵截,企图一举消灭红军。毛泽东果断建议红军改向敌人力量薄弱的前进。这一建议得到了中央多数同的支持。是,红军强渡乌江,攻克北部重镇遵义。3.1935年1月,中共中央在遵义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委,取消了博古、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4.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新的党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这次会议是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的标。  二、过山草地遵义会议后,毛泽东指挥红军,四渡赤水,佯攻贵阳,打乱了敌人的追剿计划。然后挥师北进,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重重围。红军继续北上,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翻过大山,走过茫茫草地,突破敌人重兵把守的天险腊子口,进入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
上一篇: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学案(含答案)    下一篇: 第17课中国工农红军长征导学案(免费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