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封建土地制度下农民生活困难。自成:“均免”洪秀全:“有同耕,有饭同食,有衣同穿,有同使,无处不均匀,无人不保暖。”——《天朝亩制度》中国同盟会:“平均地权”纵观历史,人民对与土地有关的不满一直是挑起革命和其他导致社会动荡的最见因素……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政策:十年内战期:抗日战争期:解放战争期:“减租减息”的政策“耕者有其”——《中国土地法大纲》新中国成立后:???“打土豪、分地”,土地革命第一单元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和巩固第3课 土地改革自主学习  合作探究:1、为什么要对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2、如进行土地改革?3、土地改革的完成有怎样的历史意义?(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广大农民迫切要求进行土地改革,获得土地。土地改革的原因:悯农——土地改革的必要性  巩固人民政权;必须得到农民支持;必须解决土地问题。新中国成立后面临的首要务是什么?为此必须得到谁的支持?而要想得到他们的支持必须解决什么问题?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 1950年6月,中央人民政府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南日报》三十日在第一版头条全文刊登,番禺农民高兴得围拢起来争相阅读。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这是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划分阶级成份是土改的主要步骤之一,这是省林隐乡第5村公布的阶级划分榜。斗争地主(1)时间:(2)内容:(3)目的:(4)具体做法:(5)特点:   废除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实    行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没收地主的土地,分给无地或少地的农民耕种;同时也分给地主一份,让他们自己耕种,在劳动中改造自己。经济上保护富农经济,政治上中立富农。《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实:1950—1952解放农村生产力,发展农业生产,为新中国的工业化开辟道路。土地改革的结果:到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中国大陆基本上完成了土地改革。民主改革台湾土改小小电影院利农——土地改革的意义1.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2000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消   灭了地主阶级;2.农民翻了身,得到了土地,成为土地的主人;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也大大解放了农村生产力;4.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的工业化建  设准备了条件。地主阶级农民剥削与被剥削平等地主阶级占有绝大部分劳动成果农民自己占有劳动成果土地归私人所有 不同点相同点土地 占有者类别名称地主阶级与农民关系封建土地   所有制农民土地 所有制比较封建土地所有制和农民土地所有制的异同参加管理 忆往昔 看今朝子女接受现代化教育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上一篇:人教版部编本八年级历史下册土地改革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第3课土地改革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