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同步检验卷含答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人教版历史(2017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检验卷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国共产党通过制定和实正确的民族政策,迅速打开了民族工作的局面,实现了空前的民族大团结。我国在少数民族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A.共同发展   B.民族区域自治   C.民族平等  D.民族团结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A.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C.自己管理本民族事务      D.服从国家统一领导3.目前,自治区、自治州和自治县的政府首脑都由少数民族干部担。最能说明少数民族享有(   )A.参与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利    B.管理本民族地性内部事务的权利C.发展本民族经济的权利     D.参与西部大开发的权利4.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下列属民族区域自治的省级行政区的是(     )A.   B.   C.   D.5.1957年3月25日,恩来在谈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时说:“中国如果采取联邦制,就会在各民族间增加矛盾,增加民族纠纷。因为我国多少数民族同汉族长期共同聚居在一个地区,有些地区……汉族都占很大比重,若实行严格的单一民族的联邦制,很多人就要搬家……所以我们……要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政策。”对此材料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联邦制不利各个国家的民族团结与发展 ②在民族聚居区都要实现民族区域自治 ③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由我国历史与国情决定的 ④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利民族团结,利社会稳定A.①②③   B.①②   C.②③④   D.③④6.2月中下旬,生产建设兵团第四师可克达拉市举行了援疆干部人才欢迎会暨培训班,来自省43名援疆干部人才开启新一轮对口援疆工作。这(   )A.反映了我国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B.体现了我国各民族间团结互助的关系C.表明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根本法D.说明了的发展主要依赖对口支援7.从1984年到底,我国少数民族地区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了38倍,农民人均收入增长了21倍。材料直接反映出少数民族地区(  )A.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改革     B.实行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C.人民生活水平大大     D.进行了农村和城市的经济改革 8.是自治区成立70年。以下是自治区经济发展比较表,出现这一变化的原因括(  ) 年代 国民生产总值 人均生产总值 1

 

第12课民族大团结同步检验卷含答案
上一篇:民族大团结练习    下一篇: 第12课民族大团结同步练习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