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部编版 《中国历史》 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教学立意地区史为线索具象民族政策感悟中华一体以整体观、发展史观、文明史观的角度铸就民族共同体意识。关注各民族在祖国大家庭内,不可分离的依存关系。2.  突出历史素养对学生要求。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情境,用多角度多层次问题引导学生建构新知、。——叶小兵老师:《统编教材问题》? 课标分析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制度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奠基实现? 教材分析1. 本课教学内容  本课是部编版八年级下《中国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第四单元括民族团结、港澳回归、海峡两岸交往三课内容,核心都是祖国政策推动下的团结和统一。民族团结是稳固大陆政权的关键,是维护统一的。? 教材分析2. 两版教材对比新增①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形成的依据、概念、法律保障、 意义;②共同繁荣中新增发展不平衡的典型民族案例,国家推动民族建设的描述,西部大开发范围、青藏铁路和相关阅读;明确①三级管理和蒙古首推;民主改革、社会改造;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认识。? 学情分析? 教学目标1. 通过“国宝说话”的互动情境,认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概念、背景、法律化过程,理解意义,知道促进少数民族发展繁荣的措,理解共同繁荣利民族团结。2. 通过研读数据图、地图等案例材料,提取历史信息,分析论证历史问题,合理阐释,解决问题的历史。3. 通过学习,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感。 ? 教学重难点: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难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原因和意义创设情境、问题引领、研读史料为主,案例教学的式,学生的历史素养。? 教学式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导入:有奖问答  ? 问题引导——思考民族平等团结;? 时空观念——探究民族政策背景;? 激发兴趣——引发学生探究热情。创设情境  库尔勒香梨颁奖表彰创设情境   我是国宝小乐~创设情境:“国宝”小乐 ? 介绍库尔勒香梨属梨种? 引出产地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提出疑问探究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问题引领   之一  你发现我家乡名称的特点了吗?问题引领:(一)“国宝”小乐探寻制度形式 维吾尔自治区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焉耆回族自治县《大西域记》记载:“阿耆尼国(今焉耆)引水为,土宜糜、麦、香枣、葡萄、梨、奈诸果”。问题引领:(二)“国宝”小乐探寻制度概念 问题引领   之二  史料研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阅读指导:(1)这概念介绍可以分几个层次?(2)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说课课件
上一篇:第12课民族大团结习题课件    下一篇: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