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教学目标1.知道两河流域的地理位置;知道古巴比伦国的建立和主专制制度的实行;了解楔形文字;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和历史价值2.阅读“古代两河流域的地图”,分析地理环境对两河流域文明形成的影响,初步学习根据图例,观察地图,提取历史信息的法;阅读有关《汉谟拉比法典》的“相关史事”了解古巴比伦国的社会状况及该法典的特点,初步学习从历史文献中发现历史信息、分析问题的法。3.古代东文明是在适应与改造大河自然环境中发展起来的,让学生初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理念。【难点】教学:理解《汉穆拉比法典》的特点与历史价值教学难点:理解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时期的重要标说说两河流域的位置、自然环境(气候、河流、土壤)地理位置:西亚  今天的伊拉克境内自然环境: 气候:热带沙漠气候(干旱少雨) 河流:幼发拉底河 底格里斯河,河流流量不稳定  土壤:肥沃两河流域地 中 海红  海里 海波 斯 湾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巴比伦文明尼河人类早期城市之一——乌鲁克遗址(5000多年前)(现伊拉克境内)古巴比伦空中花园1、发源地:2、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国::  ①国家的出现:  ②国家的统一:  3、古巴比伦文明的标:两河流域(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太阳神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局部)权神授汉谟拉比法典“汉谟拉比法典”刻在黑色玄武岩石柱上,高2.25米,现收藏巴浮宫。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第一九六条 倘自由民损毁自由民之眼,则应毁其眼。第二00条   倘自由民击落与之同等自由民之齿,则应击落其齿。      以眼还眼,以牙还牙    An eye for an eye and a tooth for a tooth.       ——摘自汉谟拉比法典“如果贵族阶层的人打了贵族出身的人,须罚银一明那。如果人的奴隶打了自由民出身的人,处割耳之刑。”(法典第二 百零三条,第二百零五条) 请问:该法典反映了阶级歧视和阶级压迫2、法典中的上述规定说明什么? 1、上述规定摘自古代哪一个国家的哪一部著名的法典? 古巴比伦国的《汉谟拉比法典》 3、它的实质是什么? 4、 历史地位如?   从其实质是奴隶主阶级残酷压榨剥削奴隶的工具    它是世界上现存的古代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苏美尔人文字创造说明苏美尔人的文字日趋成熟比较直观,容易理解比较抽象,但能更加自由地表达而且传递的信息更加丰富。2.古巴比伦国统一两河流域的时间是(   )A.公元前3000年  B.公元前18世纪 C.公元前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5
上一篇: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精品课件五    下一篇: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课件(精选)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