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84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一次世界大战听!狗在吠!     这是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欧洲列强争斗的讽刺地图。这著名的漫画将欧洲列强比拟成一群互咬的狗。其中,头戴钢盔、口吐利牙的德意猎犬,将矛头对准了西线。跟在德意老大屁股后面的是奥匈杂种狗,它只能以狂吠助阵。英国斗牛士的后脚还在自己家里,前脚已跨到法国本土,帮忙法国狮子狗对抗德意猎犬。这些列强狗为而吠?最终导致了怎样的结局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  帝国主义国家在发展过程中是不平衡的。与实力对比变化相反,各帝国主义对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占有状况未变,还都是按旧的力量对比划分的。这样矛盾产生了。作为帝国主义筵席上的迟到者——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决不满意仅仅得到一些残羹剩饭。他们要求按照新的实力对比重新瓜分世界。帝国主义在争霸过程中矛盾尖锐,其中德英矛盾最为尖锐。它们为了各自利益互相结盟,形成了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军事侵略集团。 帝国主义两大军事集团的形英法俄意奥187918821882189219041907代表同盟国集团代表协约国集团具体原因:两大军事集团的形成1882年1879年19041907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德国宣传战争的明信片德国宣传可以轻易打败英(左)法(右下)俄(右上)三国的明信片。德国宣传要教训塞、俄、法、比、英各国的明信片。阅读思考1、欧洲为什么会变成一只“火药桶”?又是怎样变成一只“火药桶”的?2、这只“火药桶”被引爆了吗?又是哪一粒火星将它引爆的呢?萨拉热窝事件3、这只“火药桶”引爆后带来了什么后果??一战的导火线——萨拉热窝事件  1914年,奥匈帝国的斐迪南大公到波斯尼亚视察军事演习,并访问首府萨拉热窝。6月底的一天,斐迪南大公夫妇的车队经过萨拉热窝街头时,一名塞尔维亚青年开枪刺死了大公夫妇。这就是引燃第一次世界大战战火的萨拉热窝事件。三国同盟三国协约巴尔干半岛“火药桶”大战的爆发      萨拉热窝事件后,德奥两国把这个事件看成是发动战争的极好时机,奥匈帝国皇帝叫嚣:“塞尔维亚作为一个政治因素,必须从巴尔干抹掉。”德皇威廉二世也乘机挑动说:“这真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在德国的支持怂恿下,1914年7月28日,奥匈帝国正式对塞尔维亚宣战。德、俄、英、法也很快卷入战争,第一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思考讨论  (1)大战爆发后,哪个国家为了自身利益背离了原先参加的军事集团?意大利。  (2)意大利加入协约国一,对自己原先的盟友开战说明了什么?  1882年,意大利加入到了德奥军事集团,原属同盟国成员,但由矛盾重重,一开始就是个最不稳定的成员。19世纪末20世纪初,法国利用意大利在财政和经济上的困难,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84
上一篇: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83    下一篇: 第8课第一次世界大战课件8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