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0课凡尔赛公约和九国公约教案2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0课 《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 【教学目标】知识与: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凡尔赛条约》《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为进一步学习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史,及掌握这一时期国际关系的变化奠定。通过揭示美国在《九国公约》中标榜的“尊重中国主权、独立与领土的完整”旗号下向中国扩的企图,培养学生透过历史现象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与法:通过引导学生对巴和会签订的一系列条约内容的分析与探究,使学生认识《凡尔赛条约》是在牺牲战败国和弱小民族利益的上签订的掠夺性条约,从而得出巴和会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战胜的协约国集团重新分割世界的分赃会议这一重要结论。通过引导学生对《九国公约》的内容进行简要的评价,使学生认识到美国通过华盛顿会议极大地扩大了自己在东亚、太平洋地区的势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学生了解《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的基本内容,并对由此形成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资本主义世界国际关系的基本格局——“凡尔赛—华盛顿体系”有初步的认识。【教学】《凡尔赛条约》与《九国公约》的内容、性质和影响。【教学难点】对凡尔赛—华盛顿体系的理解。 一、新课导入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和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束,使国际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是世界大国实力对比变化的结果,确立了新的国际秩序。这两个条约是怎样形成的?各有哪些内容?二、活动目标导学一:《凡尔赛条约》1.教师讲解:一战结束了,但帝国主义的矛盾并没有解决。战后由德奥成为战败国,英法虽然实力削弱但仍是欧洲强国,美日经济实力得到增强,它们企图依据变化的各国实力来重新分割世界,所以它们的矛盾斗争又从战场上转移到会议桌上。多媒体呈现相关材料。2.师提问:巴和会召开的时间、地点、参会国、操纵国、签订的条约、性质和影响等。生讨论,师生共同归纳,需要强调巴和会是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签订的条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建立了战胜国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的国际新秩序,而和约中对德国军事和殖民地问题的规定,将会激起德国复仇的情绪。3.引导学生阅读第45页的“相关史事”,回顾八年级学过的“五四运动”,分析巴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加强学生对中外知识的联系。4.学生阅读的“知识拓展”,了解国际联盟的相关知识。师过渡: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帝国主义在欧洲、西亚、非洲统治新秩序,但东亚、太平洋地区帝国主义的矛盾仍很激烈,尤以美日矛盾最为激烈,列强希望召开新的国际会议来缓和彼此的矛盾。这就是1921年召开的华盛顿会议。目标导学二:《九国公约》1.学生预习,思考回答:华盛顿会议召开的时间、地点分别是什么?参会国是哪几个?主

 

第10课凡尔赛公约和九国公约教案2
上一篇:第10课《凡尔赛条约》和《九国公约》教案6    下一篇: 第10课凡尔赛公约和九国公约教案3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