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考题精选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2018题分解—《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一、单项选择题(共29题,共94分) 第 1 题 (4分): “1921-1922经济年度的粮食税额为2.4亿普特,比原定的余粮收集额4.23亿普特低了很多。”这一变化,有助(  )A.结束沙皇统治B.恢复国民经济C.实现农业集体化D.防止生产过剩第 2 题 (4分): 1940年与1913年相比,苏联重工业增长14.5倍,轻工业只增长3.9倍,农业总产值仅增长41%、农、轻、重比例严重失调。这种状况与下列哪一政策或模式有关?(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C.斯福新政D.斯大林模式第 3 题 (4分): 1929年,斯大林喊出了一个口号:“让新经济政策见鬼去吧!”为此他(  )A.恢复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允多种经济成分并存C.建立高度集中的经济体制D.制定国民经济协调发展计划第 4 题 (4分): 在历史叙述中,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客观描述,有的是对历史事件的评述。下列属评述的是(  )A.1917年11月7日,以列宁为首的工农苏维埃政府成立B.新经济政策是对具有苏俄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C.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D.苏联赫鲁晓夫当政期间,在经济领域进行了一系列改革第 5 题 (4分): 分析图表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据下表可以推断,苏俄(联)这一时期成就的取得得益(  )1921-192 9年世界主要国家工业总产值增长表国家苏联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日本年均增长率24.3%17%9.4%7.1%4.3%3%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新经济政策B.新经济政策、斯大林体 制C.斯大林体制、赫鲁晓夫改革D.赫鲁晓夫改革、戈尔巴乔夫改革第 6 题 (4分):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危机很快波及世界各国。但在危机期间,有一个国家却从农业国变成了工业国,国力显著增强,这个国家是(  )A.苏联B.德国C.日本D.英国第 7 题 (4分): 右边是某次辩论中辩论双的观点。双辩论的是哪国经济体制的影响?(  ) A.列宁领导下的苏俄B.斯大林执政时的苏联C.斯福执政时的美国D.卡达尔领导下的匈牙利第 8 题 (3分): 如果列宁格勒生产的一粒钮扣售价1布,那么700公里外的莫斯科的价格也是1布,万里之外的海参崴仍然是1布。这反映出苏联当时(  )A.实行计划经济B.经济比例失调C.产品质量低劣D.资源消耗严重第 9 题 (3分 ): “如果说十月革命后出现了‘一球两制’的新格局的话,那么,半个多世纪的比较和竞赛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中考题精选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历史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步练习    下一篇: 第11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步测试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