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5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 经济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第13课 斯福新政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斯福新政1.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1)背景(2)爆发(4)影响(表现)① ② ③2.斯福新政(2)目的(4)内容(5)评价/影响(1)开始时间1929年美国1933年积极①②消极③(3)范围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为了应付日益严峻的经济大危机(3)特点①②③④⑤法兰西共和国对斯福新政的认识和启示2.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制度基本矛盾的必然结果。新政维护了资本主义制度,摆脱了经济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经济危机。顺应历史潮流的改革和创新,可以促进社会发展。认识1.新政为资本主义国家干预经济生活提供了先例和典范,说明了资本主义制度具有自我调节的。启示    作为一个国家,我们拒绝了彻底的革命计划。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斯福谈新政(1938年)法兰西共和国    渡过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斯福和他的国家,即将迎来的,是一场更可怕、更残酷的灾难——背景① 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空前繁荣,新兴产业迅猛发展。但是,繁荣的表象下隐藏着巨大的危机。济经荣繁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形成后,资本主义世界处相对稳定的状态,为经济发展提供有利环境。从1923年起,美国经济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涨。到1929年,美国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031亿美元,美国的工业产量占资本主义世界工业总产值的48.5%,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和金融中心。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斯福新政扬飞二的美国在战时赚取了大量利润,战后新兴工业部门蓬勃发展,特别是汽车制造业,各种消费品也有很大发展,收音机、冰箱、洗衣机和轿车,开始走进普通美国人的家庭。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斯福新政十代年背景生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产处无政府状态。垄断资产阶级盲目扩大生产,人民消费没有相应的。产品销售不出去,引起积压。 1929年的美国,大约60%的家具和75%的收音机都是用分期贷款购买的。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 斯福新政产剩过②生产力不断,企业利润大幅增加,但工人工资增长缓慢,购买力严重不足,导致出现生产过剩。1920-1929年美国经济增长及财富分配数据背景股股票是股份公司为筹集资金而发行给股东作为持股凭证,并借以取得股息和红利的一种有价证券。可以转让、买卖或作价抵押。买进股票者多,股票价格猛涨。卖出股票者多,股票价格急跌。投机者往往利用行市涨落的差额牟取暴利,若预测失误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5
上一篇: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6    下一篇: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课件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