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下册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6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课题第13课 斯福新政授课类型新授课授课日期11月5日 授课教师教 学 目 标1.知识与:掌握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斯福新政、《工业复兴法》等知识点,通过对经济危机的爆发原因、特点和斯福新政的背景、内容和影响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 2.过程与法通过对经济危机爆发原因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历次危机爆发的形式虽有所不同,但就其根源来看,都是源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通过对斯福新政的内容和影响和讲述,使学生认识到斯福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调整,克服了危机,但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危机,引导学生辩证地看待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和内部调整。3.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到斯福在面对危机和困难时,以自己的学识、胆略、才干和克服危机的决心,赢得了民心,并取得成效的伟人风范。难点: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和影响、斯福新政的影响难点:斯福新政对资本主义发展史的影响突破法:通过多媒体展示历史图片、文字资料营造思维情境,然后由浅入深、层层设问来了解经济大危机的特点及产生的影响。由此让学生认识到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规模空前,推动了世界整体性的发展进程。通过探究活动,教现组织学生在展开讨论、各抒己见,学生的评价或片面或主观,但目的是让学能够将知识“认知—理解—内化”,培养学生史论结合的学习和运动用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历史事件的。学情分析初三学生好奇心强,个性普遍突出,形象思维活跃,抽象思维较弱。而本课内容理论性较强,不易学生理解,教师如果讲得太多太空,学生就会觉得乏味,所以教师依托大量文字史料、图片、国表来创设情境,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让学生自己去看,去感悟历史,接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教具 和教法教具:电脑及多媒体设备、自制教学课件、有关插图教法:情景导入法、自主学习法、问题探究法、合作讨论法、练习法、线索总结法。教学过程及内容教 师 活 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新课导入】多媒体展示总统山和富兰克林斯福图片设问:在美国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富兰克林斯福可以与总统山上雕刻的四位总统相提并论。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生:学生认真听讲。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历史知识、观点来观察和分析问题,作出自己的判断,加深对内容的理解。【讲授新课】一、从繁荣到危机阅读课本文字材料设问:文字反映的是美国什么时期的情况?繁荣背后有哪些哪些危机?教师讲解经济危机的原因。学生归纳。出示表格特点具体表现影响到资本主义世界,工、农、商

 

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6
上一篇:第13课罗斯福新政教案5    下一篇: 九年级历史下册第13课罗斯福新政讲学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