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八年级上册

预防犯罪学案5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八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课 题:第 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第二框 预防犯罪课 型:新授课 计划:1  :    :一、学习目标:1.知道犯罪及其基本特征。  2.了解刑罚的含义和种类。3.懂得如增强自我防范意识,远离犯罪?二、学习、难点:1.学习:掌握犯罪的基本特征   2.学习难点:加强自我防范的式三、自主学习(认真阅读课本完成填空,在课本里划出相应内容。)(一)了解罪与罚1.刑法的作用是什么?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利益的有力武器。它明确规定了        ,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2.犯罪的含义及基本特征是什么?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 触犯刑法并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基本特征:        、         和           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3.刑罚的含义及种类是什么?刑罚又称为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法律制裁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刑罚分为    和     两大类。主刑括管制、   、有期徒刑、无期徒刑、    五种。附加刑括罚金、        、没收财产、       。加强自我防范1.我们应怎样加强自我防范,远离犯罪?(1)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   上     的陷阱。尽管法律规定人到了一定年龄实行严重危害社会行为才可能构成 犯罪,但并不意味着我们     实犯罪行为也不要紧。(2)预防犯罪,需要我们绝不行为。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对未成年人不行为的预防、严重不行为的矫治作了明确的规定,给我们划清了      ,标示了生活中的“雷区”。(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 ,避免沾 染不习气,            ,防患未然。                           四、师生互动、精讲点拨活动1:P52中运用你的经验,思考:分析图片中行为的性质和应该承担的法律责。活动2:P54探究与分享:某有哪些违法行为?是否构成犯罪? 活动3:P55的探究与分享:思考:某是怎样走上犯罪道路的?五、 1.对未成年人来说,以下属不行为的有(  )①为保护自己,小强随时将一把弹簧刀带在书里  ②小华为经旷课的小明补习功课 ③小偷走了同位同学的电子词典  ④小明经强迫低年级 的同学买东西给他吃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 ②

 

预防犯罪学案5
上一篇:预防犯罪学案    下一篇: 预防犯罪导学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