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九年级上册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9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上册教案九年级    历史 教学内容第2课 古代两河流域1 人本宁 备课组九年级历史组 课型新授课 执教人石万云、林小婉、先德、本宁计划授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出现,知道楔形文字的创制过程与法把握古巴比伦国建立与强大的过程,知道《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地位、意义。情感态度分析《汉谟拉比法典》,认识它是奴隶主奴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教学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教学难点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教学手小组合作学习 ppt教学法五步三查教学过程教师二备教师其他教师第一步:明确目标1.了解两河流域文明的出现,知道楔形文字的创制。2.把握古巴比伦国建立与强大的过程,知道《汉谟拉比法典》制定的目的、地位、意义。3.分析《汉谟拉比法典》,认识它是奴隶主奴役和统治人民的工具。:楔形文字和《汉谟拉比法典》难点:理解汉谟拉比法典的意义引导学生齐读《导学目标》后,导入新课  第二步:自主学习一、楔形文字与苏美尔人19世纪以前,人类对两河流域知之甚少,知道古文学家破译了 楔形文字 ,人们才知道早在公元前3500-3100年,  苏美尔人  在两河流域南部建立了20多个国家。二、古巴比伦国的崛起公元前2000年左右,游牧民族 阿摩利人 侵入两河流域,建立了 古巴比伦国 。公元前1792年,第六代国 汉谟拉比 即位,很快统一了两河流域。三、汉谟拉比法典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它命人了 《汉谟拉比法典》  。它是历史上已知的最早的较为完备的 成文法典  。法典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贵族  的恣意妄为,缓和了 社会矛盾 ,具有积极的意义。  第三步:合作探究1.楔形文字它是什么人发明的?这种文字被哪里的古代民族所使用?答:苏美尔人   古代西亚2.与楔形文字同时期的还有哪一种文字?它由什么人发明?答:象形文字  古埃及人3.《汉谟拉比法典》是谁制定的?它的目的是什么?答:汉谟拉比  为了强化自己的统治,缓和社会矛盾。4 .《汉谟拉比法典》的实质是什么?我们应该如评价此法典?答:实质是维护奴隶主的利益,这部法典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国的社会面貌,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是古巴比伦留给世界文明的主要遗产之一。5. 《汉谟拉比法典》有历史地位?答:是历史上已知最早的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

 

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9
上一篇:第2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8    下一篇: 第二课古代两河流域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