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7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4课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一句爱的赞颂【教学目标】1.朗诵诗歌,了解作者及有关背景,把握诗歌内容。2.学习比喻、拟人的写法,把握意象的使用法。3.理解诗中蓬勃向上的热情。感受作者充满爱意、喜悦的情感。【教学】学习比喻、拟人的写法,把握意象的使用法。【教学难点】理解诗中蓬勃向上的热情。感受作者充满爱意、喜悦的情感【情境导入】同学们,四月,是春天中的盛季,春暖花开的时节,枝头挂满朵朵鲜花,暖风徐徐吹拂,春在间呢喃。多美的季节,走,我们一起去欣赏林徽因的《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新课解读】一、初读诗歌——整体感知朗读提示及要求:1.读准字音,辨清字形。2.掌握词语。3.诗歌主要写了什么内容?明确:1.字音字形娉(pīnɡ)    鲜妍(yán)   昏(hūn)冠冕(miǎn) 柔嫩(nèn) 呢喃(nán)轻灵(línɡ) 喜悦(yuè) 鹅(é)2.掌握词语轻灵:轻快灵巧。鲜妍:鲜。娉:形容女子的姿态美。冠冕:这里是冠的意思。呢喃:形容像子叫声那样的轻声细语。3.这首诗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将“你”比作“人间的四月天”,并通过不同的意象,展示了“你”的生机和活力,全诗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喜悦和希望,表达了作者心中的无限欣喜之情。二、朗读诗歌——探究内容精读课文,思考下列问题,然后小组合作探究。1.诗人调动了哪些感觉器官来写风?2.第二节所选的意象有什么特点?试做具体分析。3.为什么写“鹅”“绿”“白”的各种花?4.诗歌的最后一节有作用?学生读课文,思考,小组合作探究,明确答案。1.“风”是抽象的,却由你(爱)的“笑响”将它“点亮”,让人由听觉到视觉再到感觉,从各个感官角度来感悟体味。春的光轻灵都缘自“笑响”,这是对“爱”的形象描述。2.诗歌所抓意象有动有静,动静结合。“云烟”,既柔和又朦胧,是爱的静态美;“吹着”的“风”、“闪”动的“星子”、“洒在花前”的“细雨点”,则是爱的动态美,动却也恬静安宁。爱容含了所有的物态之美,这正说明爱的无处不在。3.描写四月的花朵绚丽多彩,是为了突出爱的无穷魅力——“新鲜”和爱的勃勃生机——“柔嫩”,以及“喜悦”之情与“期待”之意。诗人在此借对写自己,流露出对爱的热切期待。4.在结构上,与诗的第一节呼应;内容上,又道出赞颂爱的原因,真挚严谨,而又不留痕迹。三、赏读课文——品味语言1.选择你喜欢的语句,并分析你喜欢的理由。2.自主品析,然后组内讨论。明确:(1)“我说你是人间的四月天。”赏析:这句话是全诗的中心句。四月天,阳光明媚,和风吹拂,绿草如茵,清流澄碧,百花吐蕊,飞鸟鸣啼,

 

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7
上一篇: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公开课    下一篇: 第4课你是人间的四月天教案8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