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湖心亭看雪教案2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湖心亭看》教案2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反复诵读,培养诵读。2.了解作者、写作背景以及后西湖的奇景、作者游湖的雅趣等。3.把握文章运用的白描手法,赏析课文熔叙事、写景、抒情一炉的写作特色。教学 1.品味写语句的精妙。2.学习白描写情手法。教学难点 理解作者遗世独立的高洁情怀和不随流俗的生活态度以及消极避世的意绪。一、导入新课 西湖名胜,自古都是文人墨客们入题的首选。同学们,请你把你所知道的描写西湖的诗句说出来,与大家共享一下吧。(学生展示完毕,老师多给鼓励。)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描写西湖景的散文——《湖心亭看》。二、预习课文1.作者简介岱(1597-1679年),号陶庵、又号蝶庵居士,山阴(今绍兴)人,寓居杭州。岱是明末清初的一位文学家、史学家。出生仕宦世家,少为富贵公子,过着游山玩水的“风雅”生活。明朝亡后,他曾参加过抗清斗争,后来“披发入山”以消极避世表示其民族气节。明亡后,专心著作。他在明末清初堪称大散文家,其小品文声誉极高,文笔干练,丰神绰约,著有《陶庵梦忆》《西湖梦寻》等。著有百科全书《夜航船》,本文选自岱的《陶庵梦忆》。2.写作背景对故国往事的怀恋都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山水小品,看似不着痕迹,但作者的心态可从中窥知一二。文章首先交代看的时间、目的地、天气状况。时间是“崇五年十二月”,作者仍旧使用明代的纪年,说明在他心目中明代始终是没有灭亡的。3.知识链接湖心亭在杭州西湖中,始建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亭为楼式建筑,四面环水,亭西为南高峰、北高峰,景色壮观。今亭为1953年重建。湖心亭旧为湖心寺,湖中三塔,湖心亭为其中一塔。4.生字积累拏一小舟(ná)毳衣(cuì)雾凇(sōng)沆砀(hàngDàng)强饮(qiǎng)一芥(jiè)更定(gēng)疏通文意 一、实词雾凇:水气凝成的冰花。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是日更定矣:结束打更。余拏一小舟:撑(船)。拥毳衣炉火:带毛皮的衣服。人鸟声俱绝:消失。湖中焉得更有此人:焉,哪里;更,竟然,还。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尽力,勉强。客此:客居此地。5.一词多义是:①是日更定矣(代词,这)②是金陵人(表判断)一:①上下一白(副词,全)②长堤一痕(数词)更:①更有痴似相公者(副词,还)②是日更定矣(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白:①强饮三大白而别(古人罚酒用的酒杯,这里代指酒)②上下一白(白色)6.词类活用①大三日(名词用作动词,下)②客此(名词活用为动词,客居)7.古今异义(1)余住西湖:古义:我;今义:剩下。(2)三大白:名词,酒杯。今义:白色。(3)余拏一小舟【古义:撑(船

 

湖心亭看雪教案2
上一篇:湖心亭看雪教案3    下一篇: 湖心亭看雪优质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