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九年级上册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4课《故乡》课件

所属栏目: 九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故    乡鲁迅谈谈小说小说:以塑造人物为中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的叙述和环境的描写反映社会生活。小说分类:长篇中篇短篇(按篇幅长短)(小小说)小说三要素:人物、故事情节、环境人物塑造法:外貌、语言、动作、心理。 (神态) 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序幕、尾声)环境:自然环境    社会环境 阅读小说应该从哪几个面入手?故事情节环境描写人物形象主题思想  鲁迅(1881-1936),我国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本名树人,字豫才,绍兴人。     1918年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创作,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1936年病逝。 作者简介主要作品集1、小说集两部:《呐喊》(1918—1922);              《彷徨》(1924—1926)2、历史小说集一部:《故事新编》(1922—1935)3、散文集一部:《朝花夕拾》              (1928 原名《旧事重提》)4、散文诗集一部:《野草》(1927)5、翻译作品:俄国作家果戈里的《死魂灵》、            苏联作家法捷耶夫的《毁灭》等6、杂文集十六部写作背景   小说写1921年1 月。当时辛亥革命虽然过去十多年了,但军阀各霸一,在帝国主义的操纵下,混战不已。各地的军阀自设关卡,自立税局,自定税额,对老百姓横征暴敛,层层盘剥,生活在这种社会现实中的广大劳动人民,身受双重压迫,在饥寒交迫中痛苦的扎挣,农民生活日益贫困,农村经济衰败。《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破产的图景,写出了中国农民在“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层层逼迫下的深重灾难。活动一     感知课文秕谷(   )  鹁鸪(   ) 颧骨(   )  折本(   )  潺潺(   ) 阴晦(   ) 伶仃(     ) 恣睢(   ) 猹(   )   獾(   )  弶(   )   脚踝(   )髀(   )  愕然(   )  嗤笑(   )瑟缩(   )  黛(   )  惘然(    )祭祀(   )  寒噤(   )  廿(   ) 读准字音bǐbó gūquánshéchánlíng dīnghuìzìsuīcháhuānjiànghuáibìèchīsèdàiwǎngsìjìnniàn扫清文字障碍1、小说以什么为线索来组织故事情节?2、依据小说的线索,可以把小说分为三部分,怎样分?为什么?以“我”在故乡的见闻感受为线索。(一)回故乡 (二)在故乡(三)离故乡思考:第一部分(1—5)    描写了故乡的条景

 

部编版九年级上第14课《故乡》课件
上一篇:第14课故乡(2)课件    下一篇: 14《故乡》第1课时【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