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36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人 教学设计课题 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人单元第一单元中国历史年级七年级学习目标1、知道元谋人、人的特征; 2、了解人发现的意义; 3、知道化石是人类起源的主要证据。 知道祖国境内的人的生活时间、地点和生活状况 难点人比元谋人有哪些进步?人的发现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导入新课用斯达克斯谜语作为导入2、导入语:人类从哪里来?是神创造?还是进化而来?(进化论)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终认识到,人类是生物进化的结果,是由古猿的一支发展来的。那么最早的人是怎么来的?思考。导入新课。讲授新课我国境内的远古人类展示《中国境内早期人类遗址》分布图,让学生找出元谋人、人和山顶洞人的位置,并要求说出相应的时间师:从图所知,我国远古人类遗址主要分布在长江、河流域过渡:根据时间可知,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应该是?生:元谋人师:我们经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有哪些证据能证明元谋是最早的古人类?生:有考古证据,考古学家发现的如门齿化石、粗糙的石器等等师:那么根据这些考古证据,同学们能想象元谋人是如生活的吗?生:制造工具、知道使用火……从学生的回答中可以拓展知识: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也就是劳动10、过渡:虽然元谋人是我国最早的古人类,但它还是比较接近古猿,那比较接近人类的代表应该是?(人)二、人1、学以致用—角色扮演分三组学生作为代表,模仿中国专家在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大会商讨是否将“口店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说明值得入选的理由:第一项述:口店遗址发现经过代表主要从时间、地点、人物、证据和当时的发掘成果来分析第二项述:考古研究得出的人特征与现代人类相似的特征:身高平均157厘米、上肢与现代人相似、下肢较上肢略长、能直立行走保留猿类的特点:前额低平、眉骨粗大、鼻骨扁平、嘴部前伸、脑容量比现代人小第三项述:人的真实生活从用、吃、穿、住四个面全面述人的生活用:粗糙的打制石器和天然火(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利用图片配合生动幽默的讲解介绍人石器使用情况。)合作探究一:火种从哪里来?自燃生火、雷电生火、石头碰撞生火和煤的自燃等等(通过讲解法配合雷电图、森林火灾图等跟探讨人对火的使用,让大家明白人已经使用并控制火的事实,并强调不是人工的取火。)吃:狩猎的动物、采集的食物、烧烤的熟食穿:树叶、兽皮等等住:洞穴(通过人的生活情况的分析,使学生明白艰难险恶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36
上一篇: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35    下一篇: 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教案3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