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精品课件)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公元前770年  平东迁洛邑,史称“东”西形势图东早期形势图  如图,东早期形势图与西形势图相比,除了诸国的数量增多外,图示还有什么变化?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一种局面呢?东春秋战国(前770--前476)(前476--前221)夏商西奴隶社会瓦解封建社会形成奴隶社会平东迁洛因鲁史《春秋》而得名因诸争霸连年不断的阶特征而得名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学习目标1.了解春秋时期经济的发展及其表现。2.掌握室衰微的表现。3.掌握诸争霸的原因、过程及其影响。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管子》记载:春秋时 齐国已经用铁农具耕种土地。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1)春秋后期,铁制农具出现人、山顶洞人——半坡人、河姆渡人——夏、商、西————春秋时期——————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青铜器 铁器你还记得远古人类使用的生产工具吗?铁具有哪些优越性?开采便,质地坚硬,制成铁农具后,价格低廉且坚固耐用。变使用耒耜骨耜耕地(人力)牛耕(畜力)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2)春秋后期,牛耕出现。材料一:在我国古代,人们以“牛”、“耕”作为名、字,如孔子的弟子司马耕,字子牛;晋国有位大力士姓牛,字子耕。探究思考这种现象说明了什么?材料二:穿有鼻环的牛尊(春秋时期)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对农业发展什么作用呢?  作用:促进了农业上的深耕细作,并为开发山林、扩大耕地创造了条件。是春秋时期农业生产力水平的重要标。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1、农业:铁农具和牛耕的出现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2、手工业: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 规模不断扩大,青铜业、冶铁业、纺织业、煮盐业以及漆器制作等都有所发展。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商 业3、商业:一、春秋时期的经济发展商业活动逐渐活跃,很多城市出现了商品交换市场,金属货币被更多地使用。  春秋时期的各地经济的发展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呢?各地的经济得到发展,实力得到增强。各诸国 诸国设置县、郡,委派官员管理,加强对地的控制。各诸国实力得到增强  思考:各诸国实力不断增强,对当时的室来说,是好事还是坏事呢? 思考:仔细观察表格,分析室面临的困境是什么?合作探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二、室衰微1、根本原因:室衰微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春秋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2、室衰微的表现材料一 春秋生产力发展,新开垦土地为私有,诸对新土地不再分封,而设县、郡,委派官员管理。材料二 东时直接管辖的地区仅洛邑一带,还曾派人向鲁国(诸国)“告饥”“求车”“求金”。材料三 平之时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精品课件)
上一篇: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8    下一篇: 第6课动荡的春秋时期课件17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