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部编)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7课  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教学目标】1.知道战国七雄。2.通过商鞅变法,认识改革使秦国逐渐强大起来。3.通过都江堰工程感受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创造力。【教学】1.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2.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和历史作用。【教学难点】1.春秋争霸战争和战国兼并战争的不同特点及历史影响。2.我国封建社会的形成。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公元前356年,秦国新上的官员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并贴出告示: “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金’。”告示下聚满了人,大伙直嘀咕:“这是什么难事,赏这么多金?”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到“五十金”。人们更加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候,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议论纷纷: “这位新官说话真算数。”商鞅因此很快了威信。不久,商鞅在秦国开始变法。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战国时期社会的变化》,下面请同学们依据导读提纲预习课本。课件展示导读提纲1.“战国七雄”是指哪些国家?2.战国时期诸战争的目的是什么?战国时期诸战争有什么特点?战国时期诸战争有什么影响?3.商鞅变法的背景、内容、影响各是什么?4.战国时期各国的改革变法有什么影响?5.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构成及其作用各是什么?组织学生学习和探究新课一、战国七雄1.课件展示《春秋形势图》和《战国形势图》,学生对照找到不同处,引出、、三家分晋。2.引导学生观察战国七雄的地理位置,并得出易记口诀:齐楚秦,东南西北到中间。3.教师提问:战国时期,各国之间战争更频繁,都有哪些著名战役呢? 著名战役: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等。4.学生阅读课本第29页,回答战国兼并战争有什么特点和影响。七雄之间的兼并战争连绵不断,越来越激烈。战国中期以后,各诸国的势力此消彼长,国、齐国、国、秦国先后崛起,其他几国逐渐衰落。尤其是地处西部的秦国,逐渐成为实力最强大的诸国,对东六国构成威胁。二、商鞅变法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32页,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2.教师讲述改革措,学生逐项分析历史作用(利用板书、图示),设计如下:(1)承认土地私有和允土地自由买卖→建立封建土地所有制。(2)奖励耕战:奖励生产→经济发展→国富,奖励军功→军队战斗力增强→兵强。(3)建立县制,国派官吏治理→加强中央集权。(4)商鞅变法影响: 商鞅推行一系列改革措,使秦国的国力大为增强,了军队的战斗力,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国,为以后秦统一全国奠定了。3.学生根据课本复述各国变法改革的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部编)
上一篇: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下一篇: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部编版)第7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