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精品)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朝  汉武帝(前157年—前87年),名彻,是汉朝的第五代皇帝。7岁时被册立为太子,16岁登基,在位五十四年,建立了西汉朝最辉煌的功业之一。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汉朝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是我国古代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出的政治家。一、“推恩令”的实汉武帝,首创年号纪年,定公元前140年为“建元”,这一年就是“建元元年”。此后中国古代文献就采用以皇帝年号纪年的法。汉高祖邦汉帝盈汉文帝恒汉景帝启“文景之治”材料一 诸势力强大,对中央形成极大的威胁。颁布推恩令。西汉初期,中央和封国力量对比图表材料反映出西汉初期中央面临什么问题?汉武帝采取什么措解决这一问题的?史料分析材料二 今诸或连成数十,地千里。缓则骄奢易为淫乱;急则阻其强而合从以逆京师。 ——《汉书?主父偃传》“推恩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推恩令”的实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内容:规定诸除了让嫡长子继承位外,可以把封地再次分封给子弟作为国,由皇帝制定封号。作用和影响:国越来越多,诸的势力越来越小。诸再也无力对抗中央。合作探究1。独思—互学—展示(2+2+2)除了颁布“推恩令”,汉武帝在政治上还建立了什么制度?有什么作用和影响?制度:建立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划分为13个州部,每个州派遣刺史一人,代表朝廷监督地官员、豪强及其子弟,严禁他们为非作歹。作用和影响:中央对地的控制大大加强。  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各派人物还很活跃。诸门下聚集多宾客,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道家与民休息,无为而治儒家行仁政,以德治国法家严刑律法,以法治国儒术:以儒家学说为主,加入法、道二家的思想主。 罢黜百家    独尊儒术讲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内容,作用。内容:1、把儒家学说作为封建正统思想。2、兴办太学,把诗、书、礼、易、春秋教材。3、儒士进入政权机构。作用:儒家思想成为封建正统思想。儒学居主导地位,为历代朝所推崇,影响深远。合作探究2。独思—互学—展示(3+2+2)汉代讲学图西汉长安太学遗址有利大一统国家的建立和巩固,但文化专制阻碍了思想文化的发展。秦坑儒谷汉代讲经图分析对比否定肯定焚书坑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巩固大一统的封建政权材料分析那时候,私人铸币还没有完全禁绝,盐铁经营权也大都掌握在豪强手里,富商大控制国家经济命脉。这些富豪惟利是图,不关心国事。农不如工,工不如商,刺绣文不如倚市门。                             ——《史记?货殖列传》这种状况对国家经济发展会造成什么影响?人们会弃农经商,导致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精品)
上一篇: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汇报课用)    下一篇: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11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