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优质)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 12 课汉武帝巩固大统一朝一、 “推恩令”的实1、原因:西汉初,诸势力强大和地豪强地主对抗朝廷,导致社会秩序混乱。2、措:(1)颁布“推恩令”;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建议者:主父偃(2)建立刺史制度,监督地官员。作用:抑制豪强势力,加强中央对地的控制作用:削弱诸的实力,诸从此一蹶不振3、意义:中央对地的控制大大加强,巩固了中央集权,     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皇帝诸诸诸公元前11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所献酎(zhòu)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106人。你送来的贺礼太薄,对朕不敬,削你的爵位基本上结束了汉初以来诸割据的局面酎金即诸贡金以助祭宗庙先“削”、后”平”削藩令七国之乱平定叛乱汉武帝1、法相对缓和,不费一兵一卒,达到了削弱诸国势力,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2、得到封地的诸子弟,不仅没有反抗,还对皇帝感恩戴德。与汉景帝相比较,同样是削藩,汉武帝的“推恩令”妙在处?名为推恩德实为削你国刺史制度示意图皇帝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刺史全国划分为 “十三”州部刺史:代表中央监视地官员和豪强及子弟的不法行为思想烦恼思想烦恼:思想不统一,不利中央集权。二、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1、原因:西汉初,朝廷对地的控制减弱,统治者奉行“无为而治”的政策,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多士人四处游说,依附诸,抨击皇帝政策。3、措:“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1)主要内容: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        在长安兴办太学,培养儒学人才;        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3、影响:实现了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中央集权的加强;从此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儒学居主导地位,为历代朝所推崇,影响深远。2、提出者:仲(他通过察举制度进入皇帝视野)课程:《诗经》《尚书》《礼记》《春秋》等仲提出的儒学:是以儒家思想为主,杂以阴阳五行及法家思想的某些成分。其主要内容是权神授,三纲五,德刑并用。罢黜百家:在政治上排斥和抑制其他学派思想,而非消灭!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 秦始皇的“焚书坑儒”的异同点加强中央集权文化专制采用法家思想,对其他思想粗暴破坏,加速了秦朝的灭亡以儒学为正统思想,促进了大一统局面的形成和巩固经济烦恼材料一:讨匈奴,通西域,军费开支浩繁,加上天灾不断,百姓四处流亡,国库空虚。材料二:富商大[gǔ],冶铸鬻(yù)盐,财或累万金,而不左公家之急,民重困。译:大商人冶铁铸币卖盐,家财积累到万金,却不帮助解决国家的急难,民百姓陷重困之中。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优质)
上一篇: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8    下一篇: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精品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