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部编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公元前202年邦(汉高祖)长安休养生息“文景之治”第12课 汉武帝巩固大一统朝  中央加强对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各面进行统一的领导,形成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局面。大一统:汉武帝彻在位54年,是在位时间比较长的皇帝。汉武帝是历史上有名的明,他继承了“文景之治”遗留下来的富强,励精图治,把西汉朝推向极盛。汉武帝其人西秦朝分封制郡县制西汉郡国并行制邦共封了七个异姓和九个同姓,他们在国内可以免官吏,自征租,自铸币,自集军队。一、巩固大一统朝的措1、政治:颁布“推恩令”(1)背景:材料一:按汉朝礼制,金缕衣是皇帝才可以享用的。但在发现的汉朝墓葬中,可以看到诸大多使用金缕衣,说明他们无视朝廷,“拟同天子”的史实。诸势力膨胀,严重威胁中央集权。材料说明当时汉武帝面临着什么问题。地上的豪强地主兼并土地,横行乡里。政治危机①颁布“推恩令”(2)做法:从表面上看,各诸的子弟都受到了恩,但实际上各诸国实力大大减弱了,无法同中央抗衡了。这样就加强了中央朝的统治,维护了国家的统一。“推恩令”作用:②借口削爵、夺地甚至除国公元前122年,汉武帝又借口诸所献酎金的斤两、成色不合规定,废诸106人。酎金夺汉武帝将全国分为13个州,每州设刺史一名,专门负责监视本州的主要官吏和豪强及其子弟。御史大夫隶属中央刺史隶属地上的州部③建立刺史制度通过这些措,中央对地的控制大大加强。(3)作用:材料二:西汉初年,诸子百家的学说在社会上很流行。汉武帝消弱了诸的势力,诸门下的多门客开始批评皇帝的政策,指责中央,蛊惑人心,对皇权很不利。2、思想:“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思想的不统一,不利中央集权思想危机(1)背景:“六艺”指中国古代儒家要求学生掌握的六种基本才能:礼、乐、射、御、书、数。①把儒家学说立为正统思想;②在长安兴办太学;③儒士进入各级政权机构。(2)做法:(3)作用:①使儒学居主导地位,为历代朝所推崇,影响深远;②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有利加强中央集权。材料五:“冶铸煮盐,财或累万金,而不佐国家之急,民重困。”  ——《史记·平准书》材料四:“十口之家,十口食盐,……农,天下大业也;铁器,民之大用也。”             ——《盐铁论》材料三:“是时,以诸即山铸,富埒(等同)天子,后卒叛逆。通,大夫也,以铸过者,故、布天下。”          ——《汉书·食货》3、经济:盐铁专卖(1)背景:经济危机国家经济命脉被富商控制汉武帝时开始铸造的一种标准铜币,重量为五铢,故得名。历代继续沿用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部编版
上一篇: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精品课件)    下一篇: 第12课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课件26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