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3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3课 东汉的兴衰1.西汉宗室秀公元25年称帝,建立政权,因其都城位西汉都城的东边,故将其政权称为东汉。秀定都A.长安 B.洛阳 C.镐京 D.咸阳2.光武帝统治后期,社会出现了比较安定的局面,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史称“光武中兴”。光武帝是 A.邦 B.彻 C.秀 D.恒3.反腐败问题,因为涉及老百姓的利益,历来是民众最关心的话题。东汉时期光武帝采取的反腐败措是A.释放奴婢 B.实行三十税一C.严惩贪官污吏 D.兴办太学4.东汉后期交替专权的是A.外和宦官 B.外和豪强地主C.诸和宦官 D.诸和豪强地主5.“宗室权落,外兴起;外势衰,而宦官又盛。”这一现象出现A.秦朝末年 B.西汉中后期 C.东汉初期 D.东汉中后期6.创立太平道并领导了巾起义的是A.莽 B.胜 C.角 D.秀7.巾大起义发生在A.西后期 B.秦朝末年 C.西汉末年 D.东汉后期8.下列根据东汉光武帝在位时所采取的措而总结的歌谣中,不符合史实的一项是A.释放奴婢轻负担B.减轻刑法并郡县C.裁减官员惩污吏D.压迫民族激矛盾9.有人说:“东汉朝就是在外与宦官的打来斗去、皇帝走马灯似的换来换去中走向灭亡的。”与这句话描述的历史现象无关的是A.东汉皇帝在位时间短  B.东汉时期,争夺帝位的斗争激烈C.东汉朝存在时间短  D.东汉后期,外与宦官交替专权10.“直如弦,死道边;曲如钩,反封”反映了东汉黑暗的政治环境,其结果是A.外夺得了东汉政权B.宦官夺得了东汉政权C.东汉朝走向衰亡D.莽篡权,建立新朝11.下列有关巾起义的叙述,正确的是①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大起义 ②是一场有组织、有准备的农民大起义 ③最终被残酷镇压了 ④沉重打击了西汉的统治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12.(襄阳)千古帝乡,智慧襄阳。东汉开国皇帝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A.文景之治 B.光武中兴 C.贞观之治 D.开元盛世13.东汉末年,关中地区人口从240万减少到50万,扬州人口从320万增加到433万,荆州(今境内)人口从359万增加到620万。导致这一时期南北人口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江南地区开发 B.北战乱频繁C.经济重心南移 D.民族融合加强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3
上一篇:第13课东汉的兴衰练习题9    下一篇: 第13课东汉的兴衰同步练习4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