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会员上传)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门关和阳关以西,今地区和更远的地。1、西域的含义:  一、骞通西域门关遗址(西域之多从此进入内地)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须怨柳,春风不度门关。《凉州词》(《出塞》)·之涣阳关遗址(今敦煌西南)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送元二使安西》·维(1)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时间:目的:结果:2、骞两次出使西域公元前138年联络大月氏东西夹击匈奴未完成联络大月氏的务,熟悉了西域的地理环境和风土人情。骞首次出使西域路线图  公元前138—前126年,历经13年磨难的骞返回长安,向汉武帝详细汇报了西域的情况,反映了西域各族希望同汉朝往来的愿望。(2)骞第二次出使西域时间:目的:结果:前119年访问西域各国,建立友好关系。  使西域各国认识到汉朝的富足与强大,纷纷派使节来到长安,促进了汉朝与西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往来。  公元前119年,西汉对匈奴的战争已经取得重大胜利。骞再度出使西域,联络乌国,继续打击匈奴。骞和三百多个随员,带了一万多头牛羊和多金银、丝绸、布匹等出发。骞访问大宛、居、大夏、安息等国,与多国家结交。骞第二次出使西域骞曾两次被匈奴抓住,被扣留了十多年,但他仍坚持完成使命。他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高度的责感,神圣 使命感,强烈的爱国精神,坚贞不屈的精神。《汉书.骞传》载:“然骞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以为质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想一想,为什么说骞出使西域的举动是“凿空”呢?“凿空” 指骞开通中原与西域的交通,中国同中亚、西亚、南欧的交往密切起来。长安 河西走廊西域欧洲中亚、西亚二、丝绸之路 1、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从西域传入中原的物种:种马、香料、玻璃、宝石、核桃、葡萄、石、苜蓿、乐器、歌舞等。  产自西域传入中原地区的物品名称中带””字,例如:萝、蒜、瓜、豆、麻、桃、笛等等2、西域与中原的交往汉朝的丝绸、漆器等物品;开渠、凿井、铸铁等技术传到西域。3、丝绸之路开辟影响: 丝绸之路是古代东西往来的大动脉,对中国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与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海上丝绸之路形成汉武帝之时。从中国东南沿海港口出发,经中南半岛南下,绕过马来半岛,穿过马六甲海峡,通往加拉湾沿岸,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是海上丝绸之路的主线。与此同时,还有一条由中国向东到达朝鲜半岛和日本列岛的东海航线,它在海上丝绸之路中占次要的地位。 4、海上丝绸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会员上传)
上一篇: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2    下一篇: 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课件免费下载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