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4课教案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14课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学目标知识与 了解骞两次两次出使西域的有关史实,正确认识骞在西汉民族交往中的作用。 掌握西域都护的设置等基本史实,理解设置西域都护的重要意义。 识读《丝绸之路线路图》,知道丝绸之路的路线,培养识读历史地图的基本技能,正确认识丝绸之路在中西经济、文化交流中的作用。 过程与法 通过多媒体课件提供的历史材料,获得感性认识和心灵体验。、 设计多种类型的问题,在思考、归纳、想象、描述、交流中理解和评价历史,并找出解决问题的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骞克服困难、不辱使命等内容的学习,培养不畏艰难险阻、开拓的精神和坚强意。 在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团队精神与合作意识。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计划1实际完成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利用苏武牧羊的故事导入新课。通过新颖的导入式学生的学习兴趣。二、展示学习目标1.掌握骞通西域,中央政府对西域实行管辖,丝绸之路等基本史实。2.认识丝绸之路在中外交流中的作用。 3.学习骞不辱使命,克服困难的精神和坚强意。:骞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难点:正确认识丝绸之路的文化内涵及其在中西交流史上的重要地位。阅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学习务。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务,让学生带着务开展下面环节。三、自主学习学生先根据导学案自学找出下列问题的答案,然后教师进行重要知识点进行讲解强调。1. 骞通西域两汉时期,人们把_阳关_和_门关_以西,也就是今天地区和更远的地,称为_西域_。 汉武帝认识到西域的重要性,决定招募使者出使西域,联络大月氏夹击匈奴。2. 丝绸之路骞出使西域后, 汉朝 使者、商人接踵西至,  西域 的使者、商人也纷纷东来。路上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织品,从 长安 通过 河西走廊 、今 地区,运往 中亚、西亚  ,再转运到 欧洲 ,又把西域各国的奇异宝输入中国内地。海上丝绸之路: 汉武帝以后,西汉的商人开辟了 海上 交通要道。从沿海的港口出发,沿海岸线南下,穿过 马六甲海峡 ,通往加拉湾,最远抵达印度半岛南端和斯里兰卡到。3. 对西域的管理西汉:(1)时间:  公元前60年 年,西汉设置西域都护。(2)职责:总管 西域都护  。(3)意义:今 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的管辖,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东汉(1)西汉末年,汉朝与西域往来中断。(2)东汉明帝时派 班 出使西域,经营西域30多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第14课教案 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教案16    下一篇: 14课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学案(含答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