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优质)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思考:在纸发明以前中国古人都有哪些书写材料,这些材料有哪些缺点?陶器甲骨青铜器竹木简丝帛书写不便、昂贵、笨重使用不便﹑不易推广 东朔向汉武帝上奏本的情景一缕阳光 一路书香 一生幸福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第15课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标要求:1、知道司马迁和《史记》2、知道造纸术的发明对传播文化的作用。3、讲述仲景和华佗的故事。 看书p73,回答:1.目前世界已知最早的纸出现什么朝代?2.蔡伦生活时?蔡伦最主要的贡献是什么? 两汉科技之造纸术的发明第三单元秦汉时期西汉时间:东汉    贡献:改进造纸术西汉早期麻纸。1986年天水放马滩5号汉墓出土。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改造者:树皮、麻头、破布、旧渔网  “蔡伦,字敬仲,桂阳人也。……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敝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咸称蔡纸。”   ——范晔的《后汉书》从记载中,蔡伦用什么原料造纸?这种纸有什么优点?(1)原料易找;(2)价格便宜;(3)易推广 两汉科技之造纸术的改进东汉的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切麻⑤舂(chōng)捣④蒸煮?浸灰水?洗涤⑧晒纸⑦抄纸⑥制浆造纸术的制作流程造纸术的发明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公元4世纪公元7世纪公元8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2世纪公元19世纪公元16世纪公元13世纪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 两汉科技之造纸术的传播西汉早期用麻做的纸(西安灞桥、天水)。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人们把这种纸叫作“蔡纸”。造纸术的发明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造纸术由我国传遍世界意义:传播:改进:发明:总结巩固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 1、 仲景——医圣 两汉文化之医学生活时期:东汉末年成就:写成《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的理论和治病法,后世尊称为“医圣”仲景和华佗  著有《伤寒杂病论》,发展了中医学的理论和治疗法,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出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著 作  历代注释、阐发此书的著作,竟达三四百种之多。今天,日本中医界还喜欢用仲景。日本一些著名中药制药工厂如小太郎出品的中成药中,伤寒一般也占60%以上。《伤寒杂病论》在日本甚至在整个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仲景和华佗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华 佗—“外科圣手”、“外科鼻祖”。 两汉文化之医学2、华佗贡献:①发明“麻沸散”②创造出“五禽戏”(认识到体育运动能强身健体)华佗刮骨疗毒仲景和华佗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华佗的“五禽戏”,帮助人们强健身体鹿形虎形猿形飞鸟形形  五禽戏是一种

 

部编版七上历史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优质)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第15课两汉的科技和文化课件(部编版)    下一篇: 《两汉的科技和文化》教学设计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