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8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历史人教部编版    七年级第20课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一 淝水之战 1.请写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结果和影响。 383年;前秦和东晋;晋军大败前秦。   影响:A.前秦统治瓦解,北重新陷入割据状态。 B.东晋在南取得暂时稳定,为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2.分析前秦失败的原因,你认为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什么,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 苻坚骄傲轻敌;秦军不得人心,军队战斗力不强;前秦军队指挥不当,战线过长也是失败的原因。 我觉得决定战争胜负的重要因素是人心,得民心者得天下。 巩固二 北孝文帝改革   1.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括哪些?(可以浓缩成短句)这些改革措有影响? 措:迁都洛阳;说汉语;穿汉服;改汉姓;与汉联姻;用汉制;习汉礼。 影响:促进了民族融合。  2.我们应该怎样评价北孝文帝? 评价:北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出的少数民族改革家。他顺应历史潮流,不顾守旧势力的反对,坚持改革,促进民族融合,促进了社会发展。北孝文帝是我国历史上一位出的封建帝是一位有胆识的改革家。  三 北地区的民族交融。  1.晋以来民族交融主要表现在哪些面的相互影响?生产技术;生活习俗;文化交流等; 2.民族融合的历史作用是什么? 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为以后隋时期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一、思勰和《齐民要术》  “齐民要术”含义为一般群众(老百姓)生产生活的重要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则在农业。  思勰,北朝人,中国古代出的农学家。北高阳郡太守;经营过农牧业生产。  《齐民要术》的内容: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面的生产技术,内容十分丰富。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重要思想。   19世纪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先生称《齐民要术》为“古代中国的百科全书”。 这一书被翻译成多种外文(1)内容(2)地位中国现存第一部完整的农学著作在世界农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总结了生产经验介绍了生产技术和法强调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提倡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农业百科全书”《齐民要术》《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情返道,劳而无获。”想一想,为什么思勰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  中国的传统农业生产,其精髓即在用地与养地相结合,集约经营,努力单位面积产量。要顺应事物的发展规律,不误农时,因地种植。  顺应天时,裁量地理,根基规律办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却多,如果放纵情欲违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8
上一篇: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7    下一篇: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课件9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