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表格式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0课 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学目标1.了解晋南北朝时期的重要科技与文化:思勰和《齐民要术》;祖冲之和圆率;书法、绘画及雕塑。2.认识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3.通过对晋南北朝时期文化的学习,初步认识我国古代的书法艺术和石窟艺术,培养艺术修养和文物鉴赏,批判地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的。教学祖冲之与圆率,《齐民要术》,“书圣”羲之。教学难点圆率及推算涉及复杂的数学概念和法,晋南北朝科技文化发展的特点。教学内容新课导入导入:(材料式导入)《齐民要术·种谷》语:“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情返道,劳而无获。”《齐民要术》是哪位科学家的著作?这部著作涉及的是哪一领域的科技成就?作者为什么强调农业生产要顺应天时地利?晋南北朝时期还有哪些科技与文化成就?探究板块一 思勰和《齐民要术》阅读材料:材料 《齐民要术·种谷》写道:“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情返道,劳而无获。”请回答:(1)《齐民要术》属哪一门科学?思勰是怎样写成《齐民要术》一书的?(2)《齐民要术》的主要内容是什么?(3)“齐民”和“要术”的含义是什么?这部书对农业生产有什么作用?历史地位怎样?答案:(1)属农业科学。他一生致力农业研究,整理古书记载中的农业知识,采集民间的农谚、歌谣。他不辞辛劳,四处访问有经验的老农。还亲自种植农作物。(2)总结了农、林、牧、副、渔等面的生产技术;强调农业生产要遵循自然规律,种植农作物必须因地制宜,不误农时;要改进生产技术和工具,提出了多种经营和商品生产等宝贵思想。(3)“齐民”指平民百姓,“要术”指谋生法,“齐民要术”的含义为一般群众生产生活的重要法,其中心与出发点在农业。《齐民要术》在指导农业生产面起到了特殊的作用。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在农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过渡语:晋南北朝时期,自然科学面,除了农学以外,数学面也取得很大成绩。其中,祖冲之对圆率的推算是当时出的成就。板块二 科学家祖冲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6世纪中期,荷兰人安托尼兹求出圆率的值在3.141 59 265~3.141 592 67之间。欧洲人认为这个精密的数值是安托尼兹最先推算到的,因此把它命名为“安托尼兹率”。日本数学家三上义夫认为这个数值并非安托尼兹最先推算到的,主把它改为“祖率”。(1)你同意三上义夫的提法吗?他为什么主把“安托尼兹率”改为“祖率”?(2)最早推算出“祖率”的科学家是利用什么技术推算出

 

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表格式
上一篇:第20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教案9    下一篇: 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精品教案二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