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单项选择(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1.1982年,人遗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  B.会使用火和打制石器  C.已经会制造工具和种植水稻  D.会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2.10月15日,袁隆平团队选育的级杂交水稻品种“湘两优900”通过测产验收,创造了世界水稻单产的最高纪录,我国最早种植水稻的原始居民是( )A.河姆渡居民  B.半坡居民  C.人  D.元谋人3.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写道:“代的诸,有室的家属、商之子,和现有各部落国家的首长。他们按国之大小,理论上以五等面积,封为五级。这些诸各按所封地距国都城的距离而有不同的功能和义务。”材料不能说明( )A.朝实行分封制  B.分封对象括亲属、商遗民等  C.分封制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  D.诸拥有不同的权利和义务4.以下是春秋战国时期时代特征示意图,图示中“大变革”处的内容应是( ) A.国家产生  B.文明起源  C.越权分立  D.社会转型5.国维说:“自之衰,文、公势力之瓦解也,国民之智力成熟内,政治之纷乱乘之外,上无统一之制度,下迫社会之要求,是诸九流各创其学说。”他意在说明( )A.分封制的崩溃  B.商鞅变法的作用  C.兼并战争的后果  D.百家争鸣的原因6.习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绿色发展理念在中国越来越得到广泛认可。下列中国古代哲学思想中与这一理念相近的是( )A.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  B.斧斤以时入山林,林木不可胜用也  C.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D.知己知彼,百战不殆7.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A.邦、项羽起义  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  D.胜、广起义8.穆在《中国历史研究法》中说:“至秦汉以后,中国学术大致归宗儒家,此非各家尽被排斥,实是后起儒家能荟萃先秦各家之重要精义,将之尽行吸收,融合为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汉代儒学取得独尊地位,异已遭到排斥  B.秦汉以后,儒学得到丰富和更新  C.汉初儒学融合了佛教、道教思想  D.儒学在汉代成为官哲学9.东汉开国皇帝秀在位期间社会安定,经济状况明显好转,史称这个时期的统治为( )A.文景之治  B.贞观之治  C.光武中兴  D.开元盛世10.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优秀传统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传承和发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
上一篇:人教部编七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12月联考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