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40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一、选择题(在下列每题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项井填入答案表中.第1-10题每题1分,11-17题每题2分,共24分)1.(1分)能够直立行走,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证据的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是( )A.元谋人 B.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人2.(1分)依据“干栏式建筑”“水稻”“骨耜”等关键词,你可以判断它们最有可能出自( )A.半坡遗址 B.河姆渡遗址 C.元谋人遗址 D.大汶口遗址3.(1分)被后人尊称为中华民族人文始祖的是( )A.炎帝和帝 B.尧 C.舜 D.禹4.(1分)“在封建制度下,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5.(1分)“平之时,室衰微,诸强并弱,齐、楚、秦、晋始大,政由伯”。这一局面开始( )A.西时期 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 D.秦汉时期6.(1分)在激烈的七雄竞争中,秦国一跃成为最强盛的诸国,主要归功( )A.加强刑罚 B.推行郡县制 C.商鞅变法 D.修筑长城7.(1分)都江堰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水利工程,下列关都江堰的叙述错误的是( )A.由蜀国郡守冰主持 B.分为鱼嘴、宝瓶口和飞沙堰三个主体工程 C.发挥防洪、灌溉、水运等作用 D.使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8.(1分)历史学家穆说“中国学术思想最灿烂的时期是秦以前”,下列描述中能够印证他观点的是( )A.铁器和牛耕的普遍使用 B.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 C.“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D.儒、道、佛并立局面的出现9.(1分)道教是产生中国本土的宗教,而佛教起源( )A.古埃及 B.古巴比伦 C.古印度 D.古中国10.(1分)农历,又称夏历,是中国的传统历法。农历的基本形式及计算法的确立是在( )A.汉高祖时期 B.汉武帝时期 C.汉文帝时期 D.汉景帝时期11.(2分)秦始皇希望他开创的帝业能够传之万世,但中国历史上的一次农民大起义却最先撕裂了他的希望,该起义是( )A.胜、广起义 B.项羽、邦起义 C.巢起义 D.巾起义12.(2分)时间是构成史实的要素之一,西汉的建立时间是( )A.公元前221年 B.公元前209年 C.公元前207年 D.公元前202年13.(2分)汉武帝是一位具有雄才大略的皇帝,他所采取的一系列巩固大一统的措括( )①颁布“推恩令”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③废分封,立郡县④盐铁官营、专卖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40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卷39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试题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