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 > 七年级上册

1.2少年有梦教案(人教部编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2 少年有梦1 教学分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掌握追逐梦想、实现梦想的法目标理解为实现梦想而努力的要求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梦想的力量,培养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难点】教学:有梦就有希望教学难点:努力就有改变2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视频《孩子,你的梦想是什么》。 2.师导入:看了视频中的梦想,大家都开心一笑,那么同学们,你们有梦想吗?你的梦想是什么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一课第2《少年有梦》(板书课题) 3.解释少年:指人大约十岁到十五岁这个阶少年儿童,也就是少男少女。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有梦就有希望1.梦想的含义梦想是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愿望,它能不断激发我们生命的热情和气,让生活更有色彩。2.梦想的重要性正如奥斯特洛夫斯基形象地把理想比作一个人心中的“发动机”一样,有了这个发动机,人就有了巨大的前进动力。(1)这话中你能得出梦想的重要性吗?(2)你的梦想是怎样的?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吗?教师总结:如果梦想不能实现,梦想还有意义。编织人生梦想,是青少年时期的重要生命主题。有梦想,就有希望。它能不断激发生命的热情的气,让生活更有色彩。3.朗诵《我为少男少女们歌曲歌唱》(1)其的这首诗,让你想到了什么?提示:少年需要梦想。少年的梦想,是人类天真无邪、美丽可爱的愿望。它虽然总是和现实有一定距离。有时甚至不切实际,但是人类需要这样的梦想,因为有了这样的梦想,才能不断地进步和发展。4. 少年的梦想的特点材料一 海伦·凯勒有这样的一句非形象而生动的话:“当一个人感觉到有高飞的冲动时,他将再也不会满足地上爬。”盲聋哑集一身的她,毕业哈弗大学,并用生命的全部力量奔走呼告,建起一家家慈善机构为残疾人造福,被评为20世纪美国十大英雄偶像。(1)海伦·凯勒的经历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少年的梦想,与个人的人生目标紧密相连。材料二 恩来在青少年时代,就富有革命理想,立为兴我中华而读书。1910年,12岁的恩来,跟随伯父到东北奉天,先在铁岭银冈书院读了半年书,后来,转入奉天东关模范学堂读书。有一次,老师提出“为什么读书”的问题要同学们回答。有的说“为了明礼而读书”,有的说“为了光宗耀祖而读书”,还有一些学生说“为了帮助父亲记账而读书”,弄得哄堂大笑。当老师问到恩来时,他站起来响亮而严肃地回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充分表达了少年恩来要为祖国独立富强而发愤学习的宏伟向。(2)恩来的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提示:少年的梦想,与时代的脉搏紧密相

 

1.2少年有梦教案(人教部编版)
上一篇:1.2少年有梦教案(部编)    下一篇: 1.2少年有梦教案人教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