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PPT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桂珊第3课 土地改革(1950-1952年)”材料一 “凡尚未实行土地改革的地区,必须发动农民群众,建立农民团体,经过清除土匪恶霸、减租减息和分配土地等项步骤,实现耕者有其。”--《共同纲领》材料二 “只有农业的发展,才能供给工业以足够的原料和粮食,并为工业的发展扩大市场。。。使中国工业化,是需要巨大的资金的,而没有资金,没有数百亿银元的资金投资工业,特别是重工业,那就不要想加快我们的工业化。”  --1950年,少奇《国家工业化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讨论土地改革的原因。材料三 “中国共产党的土地改革,不讲政府恩赐,而是要推翻封建统治,树立农民群众在农村中的政治优势,农民阶级自觉性,发动阶级斗争,使群众自求解放,实现‘土地还家’。这就要求不同旧时代的‘改朝换代’,不同某几个皇帝用恩赐办法,‘均土地,抑豪强’,实行‘让步政策’。而是要粉碎旧的反动统治权,代之以人民政权,彻底推翻乡村的旧秩序,使上层和下层、中央和地整合在一起,使中央政府获得巨大的组织动员,以及政令统一通行等诸多好处。”  --曾中南局秘书长的润生(当年领导了中南地区土地改革)回忆”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讨论土地改革的原因。(1)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2)新中国成立时,占全国3亿多人口的新解放区,还没有进行土地改革, 农民迫切要求得到土地。(3)为工业化铺平道路。(4)巩固人民政权。”思考:结合课文和材料,讨论土地改革的原因。1950年8月20日,政务院公布《关划分农村阶级成份的决定》,全国农村全部开始划成份。 “凡占有土地、自己不劳动而靠剥削为生的为地主。其主要剥削式是收取地租,占有或租人土地、有比较优的生产工具及活动资本,参加小部分劳动但主要以剥削雇佣劳动为生的为富农。占有或租人土地、有相当工具、直接从事劳动并以此为生的是中农。租人土地来耕作、有不完全工具、受地主、受农剥削的是贫农。全无土地和工具、主要以出卖劳动力为生的是工人(含雇农)。 ” ””阅读课文,迅速找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的颁布时间、主要内容、具体实和结果。材料四 “土地改革完成后,由人民政府发给土地所有证,并承认一切土地所有者自由经营、买卖及出租其土地的权利。土地制度改革以前的土地契约,一律作废。”--《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PPT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3课土地改革课件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下第三课土地改革课件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