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七年级上册

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第9—15课)含答案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上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国家统一,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的主流,最早体现了这一主流的国家是(  )

  A.夏朝B.秦朝C.西D.元朝

  2.秦初,廷尉斯上奏曰:“天子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更相诛伐,天子弗能禁止。”秦始皇听取了斯的建议,在地实行了(  )

  A.分封制B.郡县制C.行省制D.刺史制度

  3.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先后设立了40多个郡,郡下设县,由中央直接进行管辖。该措的主要作用是(  )

  A.形成了森严的等级制度B.专制主义集权达到顶峰

  C.解除诸国对中央的威胁D.直接有效地控制地

  4.习近平强调加大对行政执法的监督,曾经指出:“健全国家监察组织架构,形成全面覆盖国家机关及其公务员的国家监察体系。”秦朝时,负责这种行政执法监督事务的是(  )

  A.丞相B.太尉C.刺史D.御史大夫

  5.曾有人形容秦朝时“赭衣塞路,囹圄成市”,意思是道路上挤满了穿囚衣的犯人,监狱里关满了人,如同集市一样。这些现象说明秦朝时期(  )

  A.人社会治安混乱 B.国民素质不高 C.刑法严酷 D.人民法制观念淡薄

  6.成语“揭竿而起”出自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农民起义,这次起义是(  )

  A.邦、项羽起义B.义和团运动 C.太平天国运动D.胜、广起义

  7.下面是某同学做的笔记,通过笔记内容可以确定他学习的主题是(  )

文本框: (1)	交战双: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和秦朝军队主力
(2)	特点:项羽军以少胜多
(3)	结果:秦军大败
(4)	成语:破釜沉舟

交战双:项羽领导的起义军和秦朝军队主力 特点:项羽军以少胜多 结果:秦军大败 成语:破釜沉舟

  A.长平之战 B.牧野之战 C.巨鹿之战 D.城濮之战

  8. “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也?”(西汉谊《过秦论》)秦朝由不可一世到土崩瓦解,其原因不括(  )

  A.推行郡县制B.繁重的徭役 C.沉重的税D.严酷的刑法

  9.朝诗人珪诗句:“汉祖起丰沛,乘运以跃鳞。手奋三尺剑,西灭无道秦”。诗句歌颂的是(  )

  A.汉高祖邦 B.西楚霸项羽 C.秦始皇D.汉武帝彻

  10.“诏令劝农薄徭,躬行节俭尚廉潮。生民养息人旺,强国富民兴汉朝。” 诗句歌颂了西汉初期的情况,以下符合诗句表达的政策是(  )

 

2019学年第一学期七年级历史单元测试卷(第9—15课)含答案
上一篇: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历史全册导学案    下一篇: 七年级上学期历史第一学期期末模拟试题(会员投稿)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