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9课  对外开放     1979年7月10日,中央和国务院发出文件,决定在深圳、珠海、、厦门四个市划出部分地区试办经济特区,利用它们地处沿海特别是毗邻香港澳门的地域优势,先行开放试点。四个经济特区在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在对外贸易、利用外资、外汇使用、对外经贸管理体制等面都享有更加宽松和优的政策。在经济管理上实行特殊的管理体制,对特区政府授予相当省级的经济管理权限,允采用市场调节手。在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多种经济成分发展,特别是对外商投资提供优待遇,企业所得税率减按15%征收。——江小涓《中国开放三十年:增长、结构与制度变迁》经济特区“特”在哪里?     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予特区企业充分的经营自主权。政府不对企业下达指令性生产计划,企业在遵守国家法律的前提下,可以自主地按市场需求进行投资决策,在批准的经营范围内自行制订生产经营计划、决定产品价格、安排生产和销售、确定管理机构的设置、招聘和辞退员工。  投资者可按协议规定取得一定期限的土地使用权,也可通过招标拍卖式取得土地使用权。地价款可一次付清,也可按规定分期付清。  外国的公司、企业和其他经济组织或个人,按照平等互利的原则,经过特区政府批准后,均可在特区同中国的合营者共同兴办按各注册资本比例的合资企业,但外资比例不得低25%。也可同中合营者兴办按契约商定的合作企业,还可以兴办承担全部投资的独资企业。 小平说,中央没有,可以给些政策,你们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经济特区怎么解决资金问题?依据以上材料推断,经济特区发展的作用?中国第一个商品房小区——深圳东湖丽苑(1981年建成)1987年12月1日,第一宗土地公开拍卖在深圳会堂举行(微缩景观还原拍卖现场)一、经济特区的建立1. 深圳、珠海、、厦门四个经济特区的建立(1980年)2. 建省及将岛建为经济特区(1988年)猪头伸下海珠海、、深圳、厦门、岛巧记忆: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深圳只有三件宝:苍蝇、蚊子、沙井蚝(háo);十室九空人离去,村里只剩老和小。20世纪70年代的深圳深圳特区和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对外开放的窗口 深圳为什么能在“一夜之间崛起”?【想一想,做笔记】1.党的改革开放政策;2.深圳的地理位置优越;3.作为最早的经济特区,国家给予优的经济政策;4.建设者们有强烈的创业意识,敢探索,创新。思考向:地理位置、政策、精神体现?【注意】1.经济特区的“特”指:特殊的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体制,不是政治上的特殊。 2.经济特区中最典型的是深圳,最大的是岛。厦门旧照开放后的厦

 

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
上一篇: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会员上传)    下一篇: 第9课改革开放课件(优质)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