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部编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双击添加署名/公司名/日期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      八年级下册历史第四单元   【单元概述】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我国在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面的政策和成就。1.我国古代哪两个朝是由少数民族建立的?2.我国有多少个民族?3.五十六个民族的名称是什么?【温故知新】苗族 回族 藏族 土家族 布依族 白族 侗族 水族  壮族 满族 瑶族 彝族 蒙古族 哈尼族 哈萨克族 傣族 族 佤族 高山族  朝鲜族 柯尔克孜族 土族 羌族 达斡尔族 布朗族 撒拉族 维吾尔族 怒族 乌孜别克族 俄斯族 鄂温克族 鄂伦春族五十六个民族一家亲第12课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内容标准】    通过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认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1.★▲通过分析地图、研读文字资料,能归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依据,根据教材,说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实情况,概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从而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 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列表归纳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具体措,认识到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3.通过学习本课,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感。【学习目标】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阅读课本60-61页,回答下列问题:1.民族区域自治的含义是什么?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是如制度化、法律化的?其实情况?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历史意义?【自主学习一】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民族地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1.民族区域自治含义2.(1)地位:(2)制度化、法律化: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①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②1954年写入宪法。③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   (3)我国民族自治地分为哪三级?当前有哪些民族自治区?(实情况)你知道吗?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自治区(第一个)维吾尔自治区壮族自治区回族自治区自治区3.民族区域自治的意义①体现了国家充分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权利的精神;②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有重大意义;③为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部编版)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免费下载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5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