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PPT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彝族藏族朝鲜族侗族苗族满族傣族彝族畲族壮族蒙古族侗族白族藏族朝鲜族瑶族壮族回族第12课   民族大团结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1.★▲通过分析地图、研读文字资料,能归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依据,根据教材,说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含义和实情况,概括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意义。从而知道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既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又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 通过对比新中国成立前后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状况,列表归纳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采取的具体措,认识到民族大团结、共同繁荣发展的重要意义。3.通过学习本课,认识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认同国家的民族政策,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感。【学习目标】探究民族政策之原因追寻历史民族风情材料一:(中国历史上)民族发展在地区上是相互交叉……汉族曾经长时期统治中原,向兄弟民族地区扩;可是,也有不少的兄弟民族进入过内地,统治过中原。这样就形成各民族杂居的现象,而一个民族完全聚居在一个地的比较少,甚至极少……史的发展使中国各民族多数是杂居的,互相同化,互相影响。  ——恩来《关我国民族政策的几个问题》材料二:历史特点:1、自古以来统一多民族国家2、政治经济文化相互影响不可分割5世纪鲜卑族孝文帝改革,促进民族融合10世纪契丹族11世纪党项族12世纪女真族13世纪蒙古族17世纪满族建立辽政权,发展北经济建立西夏,开发西北地区建立金政权,开发东北地区建立元朝,我国疆域达到极盛建立清朝,巩固和发展统一多民族国家时空连线感受当今民族风采材料一:汉族人口比重最大,约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1.51%左右,其它55个民族总人口偏少,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49%左右,故称其为少数民族。全国55个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过1600万;最少的是珞巴族,人口不足3000人。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材料二: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现实情况: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探究民族政策之原因少数民族分布图为民族区域自治前提:特点:合乎历史与现实自治区(最早)自治州自治县感受民族制度之优越国家统一领导下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区域自治,民族当家作主,自主管理地事务,行使自治权。历史传统:秦汉以来,逐渐形成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经济文化:长期以来各民族在经济、文化上取长补短、相互依存、不可分离;政治利益:近代以来各族人民在民族解放斗争中建立了休与共的关系。归纳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依据。国家政治制度的展示基本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

 

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PPT
上一篇:人教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下第12课民族大团结精品课件四    下一篇: 八年级历史下册《民族大团结》教案及课件打包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