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历史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民族大团结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第四单元 民族团结与祖国统一第12课 民族大团结【教学目标】1.知识与:掌握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内容和意义;了解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知道少数民族地区的迅速发展和西部大开发给少数民族地区带来的新气象。学生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的。2.过程与法:归纳相关史实,在学习的过程中,倡导积极思考、与他人交流合作的学习法,并鼓励学生用此法来解决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各族人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走社会主义道路,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是民族团结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根本保证。我们要维护国家统一、巩固民族团结。通过对有关民族知识内容的学习,进一步认识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民族团结对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难点】教学:民族区域自治的内容和意义;人民政府实行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政策。教学难点: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课前导案】1.自主学习,知识梳理   2. 合作交流,共同(1)民族区域自治的基本含义是什么?我国实民族区域自治有意义?(2)西部大开发主要在哪些省、市、自治区进行?简单说说实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意义。对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你有哪些合理化建议?【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中华民族大团结》油画教师:上图是我国著名国画大师叶浅予在1953年以饱满的热情创作的中国画《中华民族大团结》。这幅画高1.41米,长2.46米,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幅记录和表达各民族关系的中国画作品。在中华民族的大家庭中生活着多少个少数民族?我国的民族政策是什么?怎样才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呢?让我们一起走进第12课“民族大团结”来解决这些问题。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首先投影两幅图片:       教师设问:我国有多少个少数民族?学生回答: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以汉族为主体,有55个少数民族。在全国总人口中汉族占92%,少数民族占8%。教师过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实行民族区域自治。教师设问:我国为什么实行这一制度呢?首先请同学们回顾一下,在历史上各民族进行了哪些友好的交往?中央政权是如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近代各民族在反抗外敌、争取独立和解放的斗争中作出了什么贡献?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补充如下:(1)友好交往:汉朝骞出使西域,加强了中原地区和西域各族的友好交往。太宗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被北少数民族尊称为“天可汗”;和吐蕃关系友好。(2)管辖:汉朝设西域都护,这是地区正式归属中央政权的开始。元朝时加强对的管辖,成为元朝的正式行政区;汉、蒙、畏兀儿(维吾尔)等族杂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民族大团结
上一篇: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下册民族大团结教案2    下一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案:第12课民族大团结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