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七年级下册

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案(人教部编)

所属栏目: 七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15 最苦与最乐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1、理清本文的结构,感受文章严密的论证。2、明确作者的观点,理清文章的脉络。过程与法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思路,从论述中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责的含义。引导学生树立对家庭、对社会、对自己的责感。教学:1、学习文章的论证法: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2、领会作者对人生价值的思考,对责的思考。教学难点:苦乐观的深刻内涵,理解责的含义教法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法,朗读法,教学:2教学过程:第一一、认识作者启(1873—1929),字卓如,号公,一字甫,别号饮冰室主人,近代资产阶级改主义者、学者,新会人。著作有《饮冰室全集》。二、 检查预习1、 注音: 契 (qì )约  揽  ( lǎn   )  大抵(  d ǐ  ) 悲天悯 (  mǐn   )人 2、根据所给的解释填出相应的词语①不得。 失意②好像放下了沉重的负担。 如释重负③对社会和人类的灾祸苦难等表示忧虑和同情。  悲天悯人④无论到了什么境地,没有不自由自在的。  无入而不自得三、整体感知1、速读全文。(自由诵读)读完后告诉老师:__未尽责_________是人生最大的痛苦。_尽责____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人生当_负责_____,而不能 ____逃避责______ 。 文章结构 :一、(1、2自然):论述“未尽责是人生最大的痛苦”。二、(3自然):论述“尽责是人生最大的快乐”。三、(4、5自然):论述“人生当负责,而不能逃避责”。①用文中相关语句填空:对人的责:  凡属我受过他好处的人,  我对他便有了责。对事的责:凡属我应该做的事,而且力量能够做得到的,我对这件事便有了责。对自己的责:凡属我自己打主意要做一件事,便是现在的自己和将来的自己立了一种契约,便是自己对自己加一层责。 ② 什么事最快乐呢?(用原文语句回答)责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③用文中语句概括第4自然的内容。天下事从苦中得来的乐才算真乐。④请从最后一中找出与“快乐之权,操之在己”内涵相符的一句:尽得大的责,就得大快乐;尽得小的责,就得小快乐。第二四、师生探究讨论第一部分:1、文章开头设问“人生什么事最苦?”提到了哪些事,它们是最苦的事吗?贫→知足;失意→安分;老、死→达观。作者认为它们可以从心态上、观念上去排解。2、接着作者提出自己的见解,人生什么事最苦呢?   (请用原文回答)我说人生最苦的事,莫若身上背着一种未了的责。3、作者举了哪些例子证明自己的观点?从个人对他人的责(承诺未完、欠人

 

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案(人教部编)
上一篇:第15课《最苦与最乐》教学设计    下一篇: 第15课最苦与最乐优质教案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