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人教版语文 > 八年级下册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

所属栏目: 八年级下册 次浏览
下载地址: [下载地址1]
文本内容:
社戏【教学目标】 1.熟悉课文,对易读错的字正音,学习运用情节、结构分析小说。2.体会、揣摩小说在安排材料上详略得当的问题。3.体会作者对美好童年生活的回忆和眷念之情。【教学】1.理解分析双喜这一人物形象;概括“我”的心理变化过程。2.领会作者是如抓住景物特点、从不同角度描写的。【教学难点】1.分析平桥村是乐土的原因,看戏和“偷豆”的趣点。2.用准确的词语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和心路历程。3.理解小说的现实意义。【安排】2【教学过程】【第一】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童年是我们最值得藏和回忆的美好时光,老师很想知道你童年时,你最喜欢去哪里?最喜欢做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师:童年生活犹如一幅五彩斑斓的图画,犹如一个欢快跳跃的音符,说不尽道不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读鲁迅先生的《社戏》,看看文中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童年生活的画面。 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树人,字豫才。绍兴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代表作有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中篇小说《Q正传》,散文集《朝花夕拾》,小说集《呐喊》,杂文集《坟》《二心集》等。2.背景资料这是鲁迅1922年写的一篇短篇小说。作品以少年时代的生活经历为依据,用第一人称写“我”20年来3次看戏的经历:两次是辛亥革命后在看京戏,一次是少年时代在绍兴小村看社戏。是作者在大都市中由看戏引起的对童年生活的回忆,也是在大都市的作者对农村及其农民淳朴的品质的歌颂。课文节选的是看社戏的部分。3.关社戏文中的“社”原指土地庙或土地神,在绍兴,“社”是一种区域名称,“社戏”是指社中每年所演的“年规戏”。看社戏的时间应该是在初夏,而不是在春天。社戏演出的内容《游园吊打》。4.字音字形归省(xǐnɡ) 行辈(hánɡ)    撺掇(cuān duo) 惮(dàn)   絮叨(xù dao)   怠慢(dài)凫水(fú)  蕴藻(yùn zǎo)  家眷(juàn)漂渺(piāo miǎo)  楫(jí)   大抵(dǐ)纠(jiū ɡé)   潺潺(chán) 船篷(pénɡ)皎洁(jiǎo)    桕树(jiù)  棹(zhào)5.词语解释。乐土:自由快乐的地。归省:指出嫁的女儿回娘家看望父母。疏疏朗朗:形容稀疏而分明的样子。皎洁:(月亮)明亮而洁白。纠:纠缠不清的事情。屹立:像山峰一样高耸而稳固立着,比喻坚定不可动摇。撺掇:从旁鼓动人做某事。弥散:弥漫消散。怠慢:冷淡。怠,轻慢,不恭敬。漂渺:现在写作“缥缈”,隐隐约约,若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社戏教案
上一篇:社戏教案(人教部编)    下一篇: 社戏教案32
相关资源
本册导航